第1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纪霜雨也大刀阔斧整理了剧情,留下精华,塑造人物用经典的一两个桥段即可。
  时间上减少了一些,但整个故事反而显得更畅快,让人印象深刻了。也亏得这些演员,临场排戏都能记住新的,毕竟都是吃饭的本事。
  因此,书妄言非但挑不出错,只觉得这剧情结构流畅精致,是他从未见过的爽快,就连一些西洋短片节奏也没这样好。
  起承转合,大小高潮的分布,样样得当,虽然演的是鬼神戏,却毫无腐朽封建气息!
  剧情拖沓之处删了,错漏之处补了,连思想,也与时俱进了。
  比如之前有个桥段,是一位受害人死了后,他的妻子自白了一番后,选择跟随自尽,成为过去台上一个泪点。
  但新的剧情里,这位妻子没有自尽,反而发誓维权,要挑战神灵,在最后她也的确用实际行动,帮助了王灵官。一时泪点变热血了。
  书妄言不禁评道:“时下有开明人士大批鬼神戏愚民,提倡禁演。可是此戏说的是鬼神,演的却是反抗,是自强,反倒更能无形之中教导不识字的观众了。”
  完全没有他最痛恨的陈腐气息,在一些关节处,形式更是新颖!
  比如灵官庙有好几个香客,那灯光先照在台下,香客先演完,便沉默不动,灯光转到神位上,换做灵官表演,而后再切换到另一人。
  “这个手法好,明快新颖,也好理解!”书妄言夸道,这大大加快了舞台上的节奏。
  周斯音也叹息般地赞道:“蒙太奇。”
  “蒙太奇……”书妄言这才恍然大悟,“啊……原来是把影戏技巧搬到了舞台上,确实是那个味儿啊!”
  他忍不住一拍大腿了,原来是这样,竟然是这样!居然还能这样!
  他第一刻都没想到!
  一场多景,虽然是现场表演,这里的确利用灯光切换,在舞台上呈现了蒙太奇手法。
  蒙太奇是经典的电影理论,但是也不是每个导演都能用好吧,至少在华夏电影界,脱离一个远镜头拍到底的单调技术都还没多久。
  书妄言也爱看影戏,有时还会看点国外的理论性文章,能不能借鉴到自己的小说里来,增强画面感。周斯音说了他也立刻反应过来,还更觉得绝妙,大家都想借鉴影戏,看人家这处理的。
  而整场其他观众,都只觉得新奇,也能理解,却不知道这是借自西洋电影。
  至于布景,就更不必说了,原就是这出戏一炮走红的关键之一。
  这舞台把布景用得极妙,还巧用各式幕布帐幔,前幕、底幕、纱幕、蝴蝶幕……尤其层层垂折幕。
  在这里,许多布景好像不只是呆板的物体,更是岁月流逝,是天人交错,无形之中,便把时空变换交代给了观众。
  整出戏手法很创新,却不突兀,布景审美更是充满古典优雅,与戏曲配合得天衣无缝,浑融圆满,令书妄言连连叫绝!
  ……
  快到落幕时,周斯音说了句去买些茶水。
  书妄言还沉浸在剧中,随便挥了挥手,都没质疑为何不直接叫茶行送。
  周斯音走到院子里,京城居民最爱种花,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市井之民,院中总是四时有花,此处便有淡淡的腊梅香,沁人心脾。
  透过花枝向上看,夜色太浓,半轮霜月藏进云里,看不清天空,却能听到头顶掠过清亮的鸽哨声,与整条街大小戏园中传出的悠扬曲笛声交织在一起,极为相似。
  不知何时下起了小雪,周斯音仰着面,雪花便落在他深刻的五官上,顷刻融化,他呵了口气,好似带着淡淡的忧郁——
  妈的!妈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