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节(3 / 4)
人生漫漫,自然需要探讨一次又一次。
……
时间已经进入八月,不过高明程从羊城回来后,给自己放了一天假,好好休息过后,这才准备开车回高家村把高壮一家接过来。
他早上八点多就开车抵达高家村,先去细奶奶家通知一声,然后就把车开到牛尾岭那边,把要带去的蔬菜、鸡蛋先装上车。
陈大松找到他,跟他说了葡萄的事。
在山脚下的一块空地,种了一排葡萄,用竹子搭了架子,葡萄藤蔓就能顺着架子蔓延生长,种了几年后,葡萄也逐渐结果,就是这每串葡萄,它都不能同时成熟。
比如说一串葡萄有二三十颗小葡萄,向阳的葡萄,就会先变红变软,这个时候,葡萄的滋味就不错了。可其他地方的葡萄还没有熟,因此不能马上摘下。
然而,人盯着葡萄,鸟也盯着呢!
人还想等一串葡萄完全成熟再摘,鸟是熟一颗,就啄一颗,到最后,人还没怎么吃上,竟然就先被鸟吃的差不多了。
陈大松苦着脸说道:“我在葡萄架那里也弄了稻草人,但效果一般。现在还剩下一些葡萄,虽然还没太熟……明程,你看要不要摘了?”
高明程说道:“我去看看吧!”
他抬脚往葡萄架那边走去,陈大松也跟在旁边一块儿过去。
等到了葡萄架,高明程果然看到有鸟在啄食葡萄,看到人来了,那鸟瞬间飞走,却还是不肯彻底远离,就停在不远处的树梢上。
高明程朝刚才鸟啄食的地方看去,只见一颗红葡萄已经破了皮,里面的葡萄被吃了大半。
除了这颗红色的葡萄,旁边的葡萄看着还没有完全熟透,末端的葡萄还有几颗是青色的呢。
高明程伸手摘了一粒葡萄,如嗑瓜子般,瞬间把葡萄果肉吃了,手上只留下葡萄皮。
葡萄入口,第一感觉是酸甜,第二感觉是这葡萄味真浓,一点都不水。
总体来说,味道是不如大西北那边产的葡萄甜,甚至皮还有点厚,但这是本地的品种,抗旱抗虫又好种!
不像后世,这边很多葡萄果园里,种的全部是巨峰这种很甜的葡萄了。
高明程吃了一颗葡萄又吃一颗,觉得这个甜度虽然不高,但酸度也可以接受,再说了,这还没有完全自然成熟,不然甜度会更高。
高明程看着硕果仅存的葡萄们,说道:“都摘了吧,不摘也是便宜鸟了!葡萄皮薄,容易引来鸟,这样吧,等明年,我去弄一批能套住葡萄的套袋来,到时候等葡萄快要熟了,就可以用袋子把葡萄套起来进行保护。”
套袋的原理很简单,就是用纸做一个袋子,然后将果子套住,靠近果梗的位置就收拢,不让虫鸟钻进去就行。
只不过现在的技术有限,最简单的套袋就是用过期的报纸做,这样方便,成本又低。
当然了,也有弊端,那就是不防水,一旦下雨,报纸就会湿透,有破碎的风险,并且报纸上的铅字,还会贴在葡萄上,有一定的污染。
到了后世,套袋的种类很多,大多是防水透气的,这种情况下,当葡萄只有黄豆大小时,就可以直接套袋了。
高明程不知道能不能找到质量好的套袋,因此他最差的打算就是用报纸做一批套袋,反正他也没种多少葡萄,在葡萄成熟前套袋保护一下就行。
到了七八月,雨水也少,如果下雨湿透了,就及时进行替换好了。
心里如此琢磨,高明程也把套袋的法子和原理,都说给陈大松听。
陈大松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也听懂了,连连点头,说这是一个好办法。
陈大松笑道:“有了袋子保护,鸟就吃不到了!这样的话,其他的果子,也可以用袋子保护起来。” ↑返回顶部↑
……
时间已经进入八月,不过高明程从羊城回来后,给自己放了一天假,好好休息过后,这才准备开车回高家村把高壮一家接过来。
他早上八点多就开车抵达高家村,先去细奶奶家通知一声,然后就把车开到牛尾岭那边,把要带去的蔬菜、鸡蛋先装上车。
陈大松找到他,跟他说了葡萄的事。
在山脚下的一块空地,种了一排葡萄,用竹子搭了架子,葡萄藤蔓就能顺着架子蔓延生长,种了几年后,葡萄也逐渐结果,就是这每串葡萄,它都不能同时成熟。
比如说一串葡萄有二三十颗小葡萄,向阳的葡萄,就会先变红变软,这个时候,葡萄的滋味就不错了。可其他地方的葡萄还没有熟,因此不能马上摘下。
然而,人盯着葡萄,鸟也盯着呢!
人还想等一串葡萄完全成熟再摘,鸟是熟一颗,就啄一颗,到最后,人还没怎么吃上,竟然就先被鸟吃的差不多了。
陈大松苦着脸说道:“我在葡萄架那里也弄了稻草人,但效果一般。现在还剩下一些葡萄,虽然还没太熟……明程,你看要不要摘了?”
高明程说道:“我去看看吧!”
他抬脚往葡萄架那边走去,陈大松也跟在旁边一块儿过去。
等到了葡萄架,高明程果然看到有鸟在啄食葡萄,看到人来了,那鸟瞬间飞走,却还是不肯彻底远离,就停在不远处的树梢上。
高明程朝刚才鸟啄食的地方看去,只见一颗红葡萄已经破了皮,里面的葡萄被吃了大半。
除了这颗红色的葡萄,旁边的葡萄看着还没有完全熟透,末端的葡萄还有几颗是青色的呢。
高明程伸手摘了一粒葡萄,如嗑瓜子般,瞬间把葡萄果肉吃了,手上只留下葡萄皮。
葡萄入口,第一感觉是酸甜,第二感觉是这葡萄味真浓,一点都不水。
总体来说,味道是不如大西北那边产的葡萄甜,甚至皮还有点厚,但这是本地的品种,抗旱抗虫又好种!
不像后世,这边很多葡萄果园里,种的全部是巨峰这种很甜的葡萄了。
高明程吃了一颗葡萄又吃一颗,觉得这个甜度虽然不高,但酸度也可以接受,再说了,这还没有完全自然成熟,不然甜度会更高。
高明程看着硕果仅存的葡萄们,说道:“都摘了吧,不摘也是便宜鸟了!葡萄皮薄,容易引来鸟,这样吧,等明年,我去弄一批能套住葡萄的套袋来,到时候等葡萄快要熟了,就可以用袋子把葡萄套起来进行保护。”
套袋的原理很简单,就是用纸做一个袋子,然后将果子套住,靠近果梗的位置就收拢,不让虫鸟钻进去就行。
只不过现在的技术有限,最简单的套袋就是用过期的报纸做,这样方便,成本又低。
当然了,也有弊端,那就是不防水,一旦下雨,报纸就会湿透,有破碎的风险,并且报纸上的铅字,还会贴在葡萄上,有一定的污染。
到了后世,套袋的种类很多,大多是防水透气的,这种情况下,当葡萄只有黄豆大小时,就可以直接套袋了。
高明程不知道能不能找到质量好的套袋,因此他最差的打算就是用报纸做一批套袋,反正他也没种多少葡萄,在葡萄成熟前套袋保护一下就行。
到了七八月,雨水也少,如果下雨湿透了,就及时进行替换好了。
心里如此琢磨,高明程也把套袋的法子和原理,都说给陈大松听。
陈大松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也听懂了,连连点头,说这是一个好办法。
陈大松笑道:“有了袋子保护,鸟就吃不到了!这样的话,其他的果子,也可以用袋子保护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