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好像天天吃喝玩乐就能上北大清华,轻轻松松一个月赚几十万,谁还要努力啊。
  路菲菲觉得这个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照现在的无限量无条件收购的规则来看,会出大纰漏。
  路菲菲直言不讳:“这只能是临时性的政策,救急,但不救穷。”
  李所长心里也明白,但是,这是经济层面的事情,不是他能管的事情。
  “做自己能做的事吧。”李所长看出路菲菲的情绪,安慰道。
  他们这代人,经历的事情多,想得比较开。
  路菲菲想了想:“能不能至少保住一个区域,对那个区域的棉花品质提要求?就像五常大米、小站稻那样,能形成一个区域性的品牌。”
  “可以试试,我有一个战友在新疆那边,不过,你打算怎么说服他们?”
  要怎么说服本来可以躺着就能赚钱的人站起来干活?
  路菲菲对此还是比较有自信的:“如果是在非洲或者东南亚,我还真不敢说,中国人,就算不是汉族人,也没那么短视,只要能让他们能看见付出努力之后的回馈。
  如果躺着可以赚六百块,站起来赚六百一十块,未必能说得动他们,
  但是如果站起来赚六千,跑动起来赚六万,我想,应该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反正说服不了这边,就说服那边,中国有好几大棉花主产地呢,肯定能找着愿意的人。
  品种的问题,中棉这边一直在努力,最近已经培育出了超越美澳的“双29”品种。
  不过,这个品种还没有对外推广。
  李所长也很无奈:“前面推t的品种太多了,棉农也烦。”
  这个世界能突然蹦出来改变整个历史进程的传奇天才毕竟是少数,活在这个世上的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一点一点积累,一点一点改良,摸着石头过河……
  ——于是,这个世界看起来就很像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拆了东墙补西墙,哪里起火浇哪里。
  路菲菲点点头,她已经看过了太多的类似事件,深表理解。
  “那就这次就让试点区域种这个吧。”
  李所长怀疑地看着她,前面每次推广棉种都很麻烦,她怎么说得这么轻松。
  路菲菲在企业方面很有面子,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单是拿出中棉那边给出的实验田参数,就有三家公司列出他们需要的条件给路菲菲,说只要能达到这个标准,就愿意以一个固定的价格收购所有的棉花。
  建设兵团的人也找了,对方十分积极,愿意配合,下一步就是说服农户种植了。
  农户一听,就不干:“怎么又是新品种啊!!!”
  那表情,就好像高二学生突然听说明年要高考改革一样。
  农技专家先说了一通这个品种如何如何的好处,路菲菲这边又保证,只要他们种出来的棉花符合标准,就能保证收购。
  算是“临时收储政策”的升级版。
  农户们的想法——先种一点,差不多有个五吨,先看看企业的信用怎么样,别现在说百分之百收,转头就挑三挑四,说这个不达标,那个不达标,转头又买国外的货去了。
  企业们的想法——哪有收五吨的?够干什么?做出来的床品和衣服的品质怎么统一?起码得有两百吨,才能成一个批次吧!
  农户要企业先给订金,不然就不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