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让他觉得高兴的是,貌似自家的房子盖好后,村民们看自己的眼光和以前有所不同,起码他不会在路上就碰到说他不会种庄稼的人。
  当天傍晚,他们把中午剩下没做的菜炒好,点着油灯,第一次在自家的桌子上吃饭,不用再蹲着,大家都很是兴奋,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吃过饭,穆子期就在老叶氏的催促下,径直来到村长家里,想问清楚服徭役的事。
  “朝廷规定未满十六周岁不必服徭役,不过需要上交五百文钱,如果不想交钱的话,你得去服役,你年纪小,已经年满十二周岁,不会让你干重活,最多是帮人跑跑腿,这个不要紧。”郝村长点起蜡烛,翻阅自己手中的资料再次确认了一遍,点头道,“不过我建议你去,县里也知晓你们这一批人身体累,所以定下的活儿不会特别重。”
  穆子期微微皱眉,无奈道:“对一个成年男丁而言,活儿可能是不重。”
  郝村长一怔,随即失笑:“你能写会算,定能帮上忙。这次服役有工钱领,据说颇为丰厚。”他得到一点小道消息,知道这是朝廷补贴灾民的一种方式,工钱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丰厚。
  据说今年上半年,朝廷派到海外的货船回来了,国库进账一大笔。
  “我明白了,到时能帮上忙是我的荣幸。”穆子期眼睛一亮,又感激道,“还未感谢村长教导我识字。”
  “算不上什么教导,你早有基础,咱们大夏的字体听说和大金的俗体字有异曲同工之妙,你学得很快。”郝村长摇摇头,有个聪明的学生也让他成就感非常高。
  穆子期还是再次感谢,要不是村长的热心,他现在还不能把自己会写简体字的事情表露出来。
  接下来,两人又就即将到来的村长亲属说了几句,见天色已晚,担心影响村长休息,穆子期很快就告辞了。
  第二天,大家早早起来,睡在新房的感觉就是不一样,感觉休息都要好上许多,晚上不再有那么多老鼠在耳边跳舞了。
  锻炼身体后,穆子期带着弟弟妹妹复习完功课,刚吃完早饭,就听到村头那里传来钟声,不由得一惊。
  这是村头的大钟被敲醒了,看来现在得集合。
  大夏的每座村落据说都会有一口大钟,当钟声响起时,就是村民们聚在一起议事的时候。这一点郝村长早早就提醒过,所以现在第一次听到,穆子期等人就明白了。
  没有多说话,穆子期和陈香放下碗筷就往村头走去,一路上还对好奇的村民解释缘由。他知道有些村民可能忘记了。
  等到了集合地,没有多久,全村的户主都来了,所有人中,就属穆子期的身形最显眼,村里虽有几个年纪小的户主,但他们起码有陈香那么大了。
  和穆子期预计的一样,这次郝村长讲的就是服徭役的事,他把要求和报酬讲完,就任由底下的村民在嗡嗡嗡地讨论。
  “修路啊,这是好事啊,反正只修咱们村到镇上的路,修好了也方便自己。”这是大多数人的心声,至于什么水利灌溉之类的,他们更是求之不得。
  “就是时间不对,我家在建房,一下子少了人,那我家的房子什么时候能修好?”有些人为自家建房的进度忧心忡忡,他们大都是和别家互相换工的,先忙完一家再到一家,这样排在后面的人现在就吃亏了。
  “怎么只要一个人去?村长,能不能让我和我儿子都去?”有人喊道,重点却放在工钱上。这一天一个壮劳力就可以挣十文钱到十五文钱之间,两天就能把钱庄的月息挣回来,怎么看怎么划算,要不然他们还得出去打短工呢。
  对于一直在花钱的清溪村村民来说,这个工钱并不低,而且还包吃,不用费家里的粮食。
  “冯老三,你是想钱想疯了吧?你家大儿才十五岁呢,你就想带他服徭役,一个不注意,把身体弄亏多少钱都补不回来。”有人嘲讽道。
  “到时得看工地上缺不缺人。”郝村长慢条斯理地挥挥手中的纸张,道,“不是说你想去就去的。”
  众人一听,又围着郝村长问了一大堆问题,等散开时太阳已经把树叶上的露水蒸发了。
  穆子期回去就扛着锄头和穆子清到地里除草,夏天的草疯长,几天不见草就差点把苗给盖住了。如今他家里还没有什么农家肥,最多也就是牛粪,攒的还不够多,这样的话,当然不能让草夺去黄豆苗的营养。
  他又想到旱地里的荔枝树,大概是因为他亲自到现场挑选,事后又精心养护,那一百棵树一共活下九十五棵。穆子期看到两棵树之间还有一大段间距,经过思考后,在谷雨前后就见缝插针地跟着别人种上花生。
  不指望花生的收获有多少,起码可以用来榨油,这样一算,估摸着几个月都不用买油,能省点还是好的,他还有一大堆东西没买呢。
  第二天,徭役开始了,穆子期戴着草帽、拿着几竹筒的凉开水,再扛着柴刀就这样跟着村里人去干活。
  到了镇上才知道,来这里干活的人并不只是清溪村的人,还有隔壁丰收村的,两个村同样要走这六里路,且还有县里和镇上的人下来看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