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哥!”穆子清大喊一声,拢着袖子快步奔跑过来,拉着他的袖子道,“大哥,你今天怎么那么早?”因为单独教学的缘故,穆子期放学的时间不准,大部分时候都比普通学生要迟一些,平时都是穆子清在等他。
  “早点不好吗?”穆子期摸摸他的手,发现不算凉,心下颇为满意,看来手炉还是有效果的。
  他转向慢吞吞走来的刘延舟,见他一脸苦大深仇的模样,不由得笑了起来:“又发生什么事了?”是的,在看到袁叔兴上学后,刘延舟回去想了一夜,第二天还是乖乖跟着他大哥来学堂报名入学。
  以前在宁安县时,刘家家资颇丰,刘家兄弟小时候也曾去过私塾念书,只是不到两年时间就回来不肯再念了。当时刘家主想到自家开的镖局,孩子识字能看懂契约就行,也就不再强逼,没想到一朝来到大夏,以为要解脱的刘延舟又要重新入学……
  “老师说过几日就要考试了。”刘延舟有些郁闷,他觉得国文课难倒他了,以前碍于面子不肯说,也不肯向人请教,现在一要考试,岂不是要露馅了?想到大哥手中的木棍,他突然觉得屁股隐隐作痛。
  “是啊,考完试我们就能回家了。”穆子清紧挨着穆子期,仰起小脸笑道,“大哥,早上起床好冷,我好希望快点考完试啊。”
  “嗯,等考完就能放假了。”一阵寒风吹过,穆子期赶紧把双手塞进袖子里,准备等村里的小伙伴来到,他们就立马回家。
  完全没有共同语言了。刘延舟闻言,斜睨了穆子期兄弟一眼。
  第38章 收割蔬菜
  “带上手套。”穆子期从怀里掏出一双毛线手套, 这是早已在大夏流行的,就是厚了点, 戴着不方便做事,不过赶路时戴着倒是挺不错的, 还算暖和。
  “哦。”穆子清踮起脚尖把不怎能暖和的手炉放进穆子期的书箱里, 自己也跟着掏出手套。
  不用等多长时间,才一炷香的功夫, 清溪村的人就全部到齐了,穆子期暗自清点了下人数, 笑道:“走,咱们回家。”
  “走,回家!”众人欢呼,这风吹得可真冷啊, 恨不得立马回到温暖的家中。
  大家一起走路回去, 年纪小的几个打打闹闹的,这一路上不止有他们, 其他村的学生都有,远近各不同,清溪村算是离镇最近的村庄之一。
  走到镇上的时候,穆子期顺便去肉铺看了下, 发现那里已经空空如也。
  穆子清很是失望:“猪肉都卖完了。”不开心,要是还有肉的话,大哥起码会买根骨头或者猪下水,这可是难得的美味啊。
  “这个时候不算早, 卖完了很正常。”穆子期看了他一眼,他们中午不回家在学堂吃午饭,只有一个半小时休息,之后就继续上课,一直到现代时间下午四点才下课。每次到了这个时间段,集市一般早已散掉,偶尔才会有漏网之鱼。
  每次看时辰,穆子期总希望大夏快点把机械钟表做出来。
  “咱们可以上山去打猎啊,现在天冷,那些野物跑不快,我哥昨天去山上就捡到一只呆头呆脑的野鸡。”刘延舟挤在他们身边说道,相较于其他孩子的缩头缩脑,他倒是腰背挺直。
  “动物觉得冷,我们也觉得冷,我怕我们还没把它们捡到,自己就先冻僵了。最怕的是,我们嘴馋,山上的动物也是饥肠辘辘,到时不知谁吃谁。”穆子期搓搓手,这几天格外冷,早晨起床时手指头冻得快要僵掉。他们以前在宁安县,冬天都是烧火炕的,来广南省都是睡木床,就算床上垫有一层被褥,仍然觉得冷,不容易睡暖和。
  南方的冬天是又湿又冷,穆子期有时候很不喜欢这点。
  幸好广南省早有各种各样的取暖措施,比如手炉、汤婆子等,晚上放进被窝,再抱着穆子清这个小火炉,穆子期觉得自己能熬过去。
  他说的是实话,冬天上山一定要万分小心,不到逼不得已,他是不会去打猎的,反正他们家现在不用他去冒险。
  “我还是想去山上。”刘延舟喜欢那种收获的感觉,但转念一想到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心情顿时低沉下来,刚才的兴奋消失不见。
  “唉……真不想考试啊。”他幽幽地叹了口气,又瞪了一眼穆子清的脑袋。
  穆子期没理他,开始低着头赶路,风太大,不想开口说话。
  由于今年六月修路的缘故,从芙蓉镇到清溪村的路被拓宽,变得平坦不少,加上他们心急回家,后面个个埋头赶路,即便腿短了点,仍旧在三刻钟后回到村里了。
  远远的,穆子期就看到自家的房子冒出炊烟,他快走几步,推开竹门,等穆子清进门后再关上,眼睛往前院一扫,发现院子里的那四垄地依然一片绿色,葱、蒜、香菜、大白菜和萝卜在寒风中挺立,鲜嫩欲滴。
  穆子期还未走到堂屋,一只黄毛狗立马从门缝里挤出来,见到他后赶紧摇着尾巴扑上来。
  “旺财!不许舔我!”穆子期低喝道,这只狗是他八月初到县城买回来的,据说是本地狼狗和土狗杂交的后代,费心养了几个月就长大了,小家伙身材匀称,四肢有力,虽然没有小时候那么萌,但现在已经基本能履行一只看家狗的职责,每次生人从家门前经过,它总是吠得厉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