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3 / 4)
嫂子说了,味精吃多了不好,他们家都不兴吃太重,他来了不客随主便,还要指手画脚……丰梅还嫌心烦呢!
眼见着唐丰菊又要借题发挥说混话了,李曼青灵机一动:臭小子,你不就是怕干活,想要混吃混喝嘛,我就让你美梦泡汤!
就笑道:“也成,小峰都这么大了,昨天他舅舅还说矿上要招个运煤工人,短期的也行,把煤炭从二三百米深的井里运到地面上,一天干十个小时能有三块钱,老板把这任务交给他,正愁找不着人呢……现在好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就让小峰去,省得他闲着也是闲着,还能挣点零花钱!”
仿佛真是一片“好心”。
要不怎么说杜峰是个蠢孩子呢,他一听“三块钱”,居然跟着叫好:“好!我去!我喜欢!我要挣钱!”
唐丰菊两口子急了,他们这傻儿子以为是在家里,偷奸耍滑蒙混过关就行吗?三块钱能做啥,丰年才九死一生呢,“二三百米深”“十个小时”就如魔音穿耳……他们的心肝宝贝哪里吃得了这苦?!
生怕独苗苗真傻了吧唧的去,她赶紧道:“快,咱们收拾收拾,趁天还早,这就家去,地里包谷还得看看,估摸着可以掰了……”
杜峰不乐意,觉着自己人生第一桶金被他妈阻挠了,又哭又闹,十三岁的人了,一屁股坐地上撒起泼来……丰梅在旁又把二姐数落了一顿,这都教的什么孩子,跟个泼皮无赖一样!
当然,最后,一心想要“挣大钱”的杜峰是被二姑姐两口子连哄带骗拖走的。
他们一走,唐家终于清净了。
唐丰年当天回来过一趟,说是工作落实了,继续回煤矿上班,老板人好,还同意他半个月回来一趟,第三天就上矿了……所有人都下意识的以为是回云喜煤矿。
唐德旺说是大平地地里庄稼能收了,让老婆子在城里好好修养,他跟闺女回去收了。大家都没意见,各司其职。
天气更热了,曼青肚子更大,有时候走路也走不了多远,睡觉也睡不了多久,整日里只用做饭锻炼和睡觉,老太太终究舍不得后院那几圃菜和茄子,吃不完养老了怪可惜的,又拿去卖了。
不过李曼青每天跟着她去,帮她找个阴凉的地儿,也不图卖多少钱,卖多卖少也不在意,不过是让她有点事做,她陪着她说说话,到饭点了再回去做饭。
日子也过得逍遥快活。
期间,顺道送菜进城,大姑姐又来过两次,给她们送了几样时鲜蔬菜……日子一晃就到了八月中旬。
李曼青每天都要往县一中跟前走一趟——看录取情况。她问过了,每年校门口都会帖长长的告示栏,凡是被录取中的学生都会榜上有名,什么学校,什么专业,都会写在上面——算是光荣榜了。
至于这种事,她这个县一中毕业的人为啥还需要问别人?那可都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啊!
她闲得无事,就每天去一趟。
这天,刚从菜市场走到一中门口的路上,中途要经过县里的客运站,就是后世说的长途汽车站,里面的班车主要是发往省城和外地的,客流量很大。门口有两个卖包子的小摊子,才半人高,支两个风炉,一口大铁锅,放蒸笼就行。
其实她也不喜欢吃面食,但人就是这样,自己一个人时可能不喜欢吃,但见人买,而且买的人还多的时候,也会想要尝尝味道。
“包子怎么卖?有些什么馅儿的?”
“豆沙香菇白菜酸菜洋芋,两毛一个!”
李曼青心想,还真贵!两毛钱抵得上一斤土豆了。不过实在是太馋了,还是掏钱买了四个,两个豆沙,两个香菇,只成年人拳头大。
才从蒸笼拿出来,她提着价值四斤土豆的包子也不吃,走了两步,突然心内一动,又转身问卖包子的:“大姐,你们家摊子支在这儿没城管来撵吗?”
那大姐正好没客人了,笑道:“什么城管?”
李曼青:……
好吧,换个说法——“那你们每天交多少摊位费?”
“交啥摊位费,车站也不管我们要,他们要了就一个月给个十块二十块的。”
听她满不在乎的语气,这二十块根本不是钱一样,看来,别看人家摊子小,肯定能挣不少钱呢! ↑返回顶部↑
眼见着唐丰菊又要借题发挥说混话了,李曼青灵机一动:臭小子,你不就是怕干活,想要混吃混喝嘛,我就让你美梦泡汤!
就笑道:“也成,小峰都这么大了,昨天他舅舅还说矿上要招个运煤工人,短期的也行,把煤炭从二三百米深的井里运到地面上,一天干十个小时能有三块钱,老板把这任务交给他,正愁找不着人呢……现在好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就让小峰去,省得他闲着也是闲着,还能挣点零花钱!”
仿佛真是一片“好心”。
要不怎么说杜峰是个蠢孩子呢,他一听“三块钱”,居然跟着叫好:“好!我去!我喜欢!我要挣钱!”
唐丰菊两口子急了,他们这傻儿子以为是在家里,偷奸耍滑蒙混过关就行吗?三块钱能做啥,丰年才九死一生呢,“二三百米深”“十个小时”就如魔音穿耳……他们的心肝宝贝哪里吃得了这苦?!
生怕独苗苗真傻了吧唧的去,她赶紧道:“快,咱们收拾收拾,趁天还早,这就家去,地里包谷还得看看,估摸着可以掰了……”
杜峰不乐意,觉着自己人生第一桶金被他妈阻挠了,又哭又闹,十三岁的人了,一屁股坐地上撒起泼来……丰梅在旁又把二姐数落了一顿,这都教的什么孩子,跟个泼皮无赖一样!
当然,最后,一心想要“挣大钱”的杜峰是被二姑姐两口子连哄带骗拖走的。
他们一走,唐家终于清净了。
唐丰年当天回来过一趟,说是工作落实了,继续回煤矿上班,老板人好,还同意他半个月回来一趟,第三天就上矿了……所有人都下意识的以为是回云喜煤矿。
唐德旺说是大平地地里庄稼能收了,让老婆子在城里好好修养,他跟闺女回去收了。大家都没意见,各司其职。
天气更热了,曼青肚子更大,有时候走路也走不了多远,睡觉也睡不了多久,整日里只用做饭锻炼和睡觉,老太太终究舍不得后院那几圃菜和茄子,吃不完养老了怪可惜的,又拿去卖了。
不过李曼青每天跟着她去,帮她找个阴凉的地儿,也不图卖多少钱,卖多卖少也不在意,不过是让她有点事做,她陪着她说说话,到饭点了再回去做饭。
日子也过得逍遥快活。
期间,顺道送菜进城,大姑姐又来过两次,给她们送了几样时鲜蔬菜……日子一晃就到了八月中旬。
李曼青每天都要往县一中跟前走一趟——看录取情况。她问过了,每年校门口都会帖长长的告示栏,凡是被录取中的学生都会榜上有名,什么学校,什么专业,都会写在上面——算是光荣榜了。
至于这种事,她这个县一中毕业的人为啥还需要问别人?那可都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啊!
她闲得无事,就每天去一趟。
这天,刚从菜市场走到一中门口的路上,中途要经过县里的客运站,就是后世说的长途汽车站,里面的班车主要是发往省城和外地的,客流量很大。门口有两个卖包子的小摊子,才半人高,支两个风炉,一口大铁锅,放蒸笼就行。
其实她也不喜欢吃面食,但人就是这样,自己一个人时可能不喜欢吃,但见人买,而且买的人还多的时候,也会想要尝尝味道。
“包子怎么卖?有些什么馅儿的?”
“豆沙香菇白菜酸菜洋芋,两毛一个!”
李曼青心想,还真贵!两毛钱抵得上一斤土豆了。不过实在是太馋了,还是掏钱买了四个,两个豆沙,两个香菇,只成年人拳头大。
才从蒸笼拿出来,她提着价值四斤土豆的包子也不吃,走了两步,突然心内一动,又转身问卖包子的:“大姐,你们家摊子支在这儿没城管来撵吗?”
那大姐正好没客人了,笑道:“什么城管?”
李曼青:……
好吧,换个说法——“那你们每天交多少摊位费?”
“交啥摊位费,车站也不管我们要,他们要了就一个月给个十块二十块的。”
听她满不在乎的语气,这二十块根本不是钱一样,看来,别看人家摊子小,肯定能挣不少钱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