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荀宴行三,这句三郎,自是称呼他的。
  荀巧动作一顿,看向她。
  “我婉拒了。”钟氏叹息一声,“但三郎年岁日长,他又是人中龙凤,今后说亲之人只多不少,我该如何说呢?”
  钟氏的眸中,含着细细愁丝,与夫君荀巧对视,在他脸上,看到了同样的忧虑。
  清甜的绿豆汤,逐渐无味。
  荀巧放下了瓷勺。
  他着眼于荀宴才智,竟是未曾考虑过此事。被钟氏一点,也不由犯难了。
  实则是,小儿子的婚事,并非他能做主的。
  夫妇二人,不由同时想到了五年前的那夜。
  …………
  五年前,将将入睡的荀巧被管家急声唤醒,道有贵客来访。
  深更半夜,漂泊大雨中,荀巧披了外衫匆匆走至前厅,惊讶地发现贵客竟是当今圣上。
  圣上身畔,携了一位十二三岁大的少年。
  “望达。”皇帝的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模糊,但目光清明无比,直直地朝荀巧望来。
  他道:“我有一事,要托付与你。”
  荀巧正色倾听。
  皇帝要托付给荀巧的,乃是他流落在外的亲子,名宴。
  皇帝道,宴的母亲是他潜邸时所识。当时他正在南方办差事,二人意外之下有了姻缘。
  他本欲将人带回京中,但途中突遇险情,二人就此离散。
  事后再遣人去寻,已寻不到了。
  由于分开时女子已受了伤,皇帝还以为她已香消玉殒,没想到十多年后,竟有少年携信物到了京城。
  若非他巧合遇到了少年,恐怕至今也不知自己还有一子。
  如果此事在十年前发现,皇帝可光明正大让儿子回宫。
  但时至今日,在储君未立、外戚势大的复杂朝局下,宴作为一个即将成年及冠的皇子,无疑会受到诸多瞩目。
  其中有多少危险也未可知。
  他无母族护持,皇帝也不可能天天看着他。
  皇帝不想赌,他不想失去这个儿子。
  这段解释中有多少掩饰,荀巧不作猜想。身为臣子,为天子分忧本是他的职责,但……
  荀巧看向少年,他眼神冷漠尖锐,如同孤狼。
  面对圣上时,没有丝毫的濡慕敬重,反倒仇敌一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