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忆后被权臣娇养了 第1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同情心姜莺反应了会,想起不久前心疼过一只瘸腿的猫,还有小鸠烫伤了手,她也心疼了好久。到底心疼过多少人呢,她也记不清了。
  姜莺蹙眉认真思索的模样,让王舒珩染上一丝愉悦。他忽然有些明白福泉为何偏爱这个姑娘了,满心赤忱确实难得。但沅阳王看多了尸山血海的场景,对于这朵纤尘不染的娇花没什么怜惜之心。
  不过越是干净的东西,他越想染上属于自己的颜色。或许,把她养在身边也不错,像养兔子一样
  于是,王舒珩向她发出邀请,“既然心疼,以后你天天来王府好不好?”
  姜莺想了想,郑重道:“不行。”她掏出一封红色的请帖递到王舒珩面前,“我要成亲了,这是给你和福泉叔叔的请帖,我亲手写的。婚期定于下个月十五,在这之前我很忙的,不一定能来找你玩。”
  做不到的事情不能轻易许诺,她知道的。
  王舒珩接过请帖时面上不显,心里却有几分诧异。一对新人的名字跃然于纸上,他一眼看到左边的程意。
  “你的夫君是程意?”
  姜莺点头:“嗯,程意哥哥在澄山书院念书,他可聪明了。我成亲那日你会去吗?”
  “你确定要我去?”王舒珩含笑望她。
  请帖是赵嬷嬷给姜莺的,说祖母吩咐了,成亲是大事她有什么好友无论是谁尽管叫来热闹。但姜莺好友少的可怜,算来算去也只有沅阳王,福泉叔叔和荣安县主了。
  听闻别家姑娘成亲时,添妆庆贺的人能挤满一间屋子,她只有三个人会不会太寒酸了姜莺迟疑道:“你不想去吗?”
  王舒珩收起请帖,逐字逐句答:“去!怎么不去,你成亲——本王必定到场。”
  第13章 登门
  清明将近接连数日阴雨绵绵,朦胧烟雨仿若一张铅色大幕,遥遥笼罩在临安城上方。山间,马车辚辚风声瑟瑟,绕过几处崎岖才停在朱雀庵门前。
  朱雀庵位于临安城外,依山而建乃是前朝遗迹,因天启三十六年奉敕重修过而得以绵延香火。庵内都是青白长袍,手持佛珠的姑子,一路过来并无男子,可见规矩森严绝非逾闲荡检之地。
  庵内千年古树矗立,又有灰白佛塔相映,不失为寻幽访古的好去处。姜莺孟澜循路匆匆穿过古道,其间不时听见殿内鸣鸣的诵经之声。绕过大殿停在一座古朴的小院前,便听带路的姑子道:“夫人,到了,七弦师父就在里头。”
  姜莺的姑姑姜苒,削发为尼后法号七弦,庵内姑子不论年纪皆以师父相称。姜莺跟着孟澜朝姑子微微颔首谢过,又见孟澜朝那姑子怀中塞过去一只钱袋。
  推门而入,姜莺望见一个瘦削的身影,这便是她的姑姑姜苒了。姜苒年岁不大二十有五,着一身灰衣腰肢纤细,朱唇素面容貌极好,有股冷清的仙子气质。她正抄写一册经书,看清来人赶忙搁笔起身。
  “姑姑——”姜莺先一步进屋,欢快地迎了上去。她小时候与姑姑感情极好,被长姐姜芷欺负也有姜苒护着,两人经常钻一个被窝说悄悄话。
  她记事时,姜苒正值说亲的年纪,媒人天天往府里跑。姜莺有糖吃乐的高兴,姑姑却不开心。有一回偷听大人说话,她才知姑姑有个放在心尖儿的人,自然瞧不上临安城这些纨绔子弟。再后来长姐逃婚姜家大乱,没多久姑姑也绞了头发上山做姑子,她在家里的玩伴就更少了。
  孟澜阻止了她,“莺莺,要叫七弦师父。”
  出家人皈依佛门就等同与红尘割断了联系,到了亲人跟前也不能逾越。姜莺被孟澜一呵吓的脚步顿住,抿唇双手合十,乖乖叫了声:“七弦师太。”
  寒暄过后落了座,趁姜苒煮茶时孟澜才得以打量这座小院。屋内书香弥漫环境清雅,姜怀远每年往朱雀庵捐万两白银,就为了让亲妹妹过的好些,现在看来效果不错,至少在吃住上庵里没让姜苒受委屈。
  “无妨。”姜苒说,她本就是随心无迹的性子,当姑娘时纵马山林多大的规矩都圈不住,削发为尼只为清净不求佛法。“多年不见,莺莺都是大姑娘了,可订亲了?”
  孟澜接过姜苒奉上的茶,不知怎么说女儿的亲事。却听姜莺老实道:“下个月十五,我要成亲了。”
  姜苒有片刻恍惚,举杯的手指不由一颤,笑意中染上几分惘然。旋即转身打开红木箱箧,取出一支黑色的锦袋交到姜莺手中。
  “我也算看着莺莺长大,莺莺成婚理应添妆送你出嫁,不过如今既出不去朱雀庵又拿不出值钱的东西,唯有旧物予以相赠,愿莺莺与侄女婿琴瑟乐百年。”
  锦袋内是一只平安扣耳坠,白玉质地中间镶嵌一颗血红宝石,这是江南女子最常见的耳坠样式,寓意平安顺遂。不过这东西都是成对出现,锦袋里却只有一只。姜莺想兴许另一只被姑姑弄丢了,她懂事地没再寻根究底,道谢后孟澜让她去院子里玩。
  姜苒居住的小院不大,空灵寂静,仿若与周围青山融为一体。院中没什么好玩的,姜莺绕着晃悠一圈,在干柴堆旁意外瞅见一个小男孩。朱雀庵禁男子入内,姜莺不免惊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