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守泉担心接下来的日子真的有饥荒,所以来时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只是等他看到对方明面张胆的要价,心里还是有些憋屈,只是世道如此,他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于是笑得和煦,“刘站长,你说吧,如果价格合适,我们生产队还想多买点,队员还等着分粮呢。”
  刘站长听他想要多的,两只眯缝般的小眼彻底笑成了一条线,他竖了竖手指,“小麦和红薯干都是一毛六,玉米和高粱一毛五。”这价格比供销社的贵了一点,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这年代因为农家肥有限,队里也买不起化肥,所以产量都不高,就比如小麦平均亩产是135斤,玉米和高粱平均亩产140斤,红薯干平均亩产1600斤。
  算起来,还是红薯干比较划算,那玩意抗饿。
  也不能一分都不给队员分红,所以,王守泉这次决定多买些红薯干。
  听他要红薯干,刘站长也很高兴,城里人其实不喜欢吃红薯干,他们更愿意要小麦和玉米。这次大丰收,就更加想要吃好的了。
  王守泉这次买了三千斤红薯干,一共480块钱。
  这个价格比起到黑市买已经很便宜了,坏处就是刘站长不给开票。
  想也是知道怕他们会拿着票到上面告他。
  王守泉也不在意,反正他们已经开过会,队员们已经签过字,也不怕他们不认账。
  粮食刚买回来,还没等分下去。王守泉去乡里开会,又有了新指示——成立人民公社,收回自留地,开办食堂。
  王守泉带回来的这个消息直接把大家伙儿都震懵了。
  一开始有人还没听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后来王守泉解释,听说要把家里的粮食全交上去,开办公共食堂,以后吃饭都要在一起,再也不能开小灶,一个个全都叽叽喳喳表示反对。
  王守泉这个大队书记站在台子上讲人民公社的好处,“首先,大家能吃到好东西,而不仅仅只是填饱肚子。每顿都有鱼有肉,还有猴头菇,燕窝,海味等,全部都是按需供给,不要钱。
  第二,衣服穿着方面,也会尽可能地满足大家的需求。不仅有各种花色和品种的服装,而单单只有黑色和蓝色。平时我们穿普通衣服,下班后,我们可以换上皮衣,呢绒和羊毛制服,当人民公社都养了狐狸,那时外套就都是狐皮的了。
  第三,房屋要达到现代化城市的标准。现代化是什么?就是屋子的北厢有供暖设备,南厢有冷气设备。大家都住高楼,每户都配有电灯、电话、自来水、无线电和电视。这就是成立人民公社才能办到。
  第四,我们未来要建飞机场,火车站和公交车,直通向各个公社,让大家出行更便捷。
  第五,每个人都可以享受高等教育,教育要普及到每位社员,争取不能有睁眼瞎。”
  钱淑兰带着一家人站在台下,心里叹道,这是“大跃进”来了。她朝台子上的王守泉瞅了一眼,虽然他嘴里正说着甜美的憧憬,脸上却是苦笑着的,似乎很是难以启齿的样子。钱淑兰也挺同情他的,真的,没见站在他旁边,那个镇上的书记员正虎视眈眈地看着他呢,他不说不行啊。
  哎,都是被逼的。
  钱淑兰又侧头看了一眼台子边的钱明华,见他正冷着脸,似乎比王守泉还要憋屈。看来,他们还是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的。
  王守泉讲完话之后,他没有理下面的队员们,反而朝书记员看去。见他朝自己满意地点头,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等王守泉把书记员客客气气送走之后。
  队员们全都朝他围了过来。
  虽然,钱明华才是生产大队长,可他这个人向来是不苟言笑的,能说一个字,绝不说两个字的主儿。
  哪比得上王守泉嘴皮子溜,性子还开朗,最主要的还是王家本家人。
  “小泉啊,你刚才说得人民公社真的那么好啊?真的能住高楼,穿漂亮衣服,还有电话,电灯,电视啊?”
  “是啊,小泉,你再给我们说说人民公社啥时候办啊?”
  “对啊,上面什么时候给我们发肉啊,鸡啊的?”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