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村里只要是十岁以上的人都过来签字。而不仅仅只是一家之主过来签。钱淑兰觉得有的人自私到一定程度恐怕连家人也不会顾,所以她得以防万一。
  钱淑兰特地用空间里的宣纸写的证明。这时候的人签名的时候也不会像后世那样写得歪七扭八。而是一行一行的写。
  虽然这年代的人几乎没几个识字的,可大多数人还是会写自己的名字的,实在不会写的,钱淑兰就事先写给他们看,然后让他们照着一笔一画的写。不允许有人代笔。
  签好证明之后,钱淑兰便拿出本子来登记要多少斤粮食。
  这次钱淑兰依旧是小麦,价格也跟以前一样。上半年钱淑兰还让153号帮她种玉米的,只是现在还不到成熟季节。她手里只有大米和小麦两种。
  只是社员们见一次要这么多小麦心里难免还是打鼓,钱淑兰便道,“小麦磨下来的麦麸,我们养鸡厂收,七分钱一斤。”
  这价格还算公道,一开始想把麦麸也准备自己吃的人家都想着把麦麸卖了,到时候吃点细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