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节(3 / 4)
“下午就过来。”
钱淑兰从饭桌上拿起一个玉米饼子,立刻从凳子上站起来,“那我去喊队长开会,通知大家。咱们村这次说不定能有许多人挖井呢。”顿了顿道,又想起一个问题,“挖个井要多少钱呐?”
“三十”
孙大琴惊呼起来,“这么贵?”
李春花也觉得这价格太惊人了。
钱淑兰显然也没想到会这么贵,可这井挖一次好歹能用几十年呢。算下来也很划算的。
王守智也知道这个价格贵了,“以前只要二十块钱的,可现在打井必须打到20米以下才有水。以前只要10至15米就能有水的。”
钱淑兰心中一沉,这是干旱来临了,地下水已经在下降。
很快,王守泉就召集全体队员开会。会上一公布,众人又是议论纷纷
自从开办食堂,他们粮食全部上交,只能自己花高价买粮,已经花了一部分钱,开办养鸡厂和养猪厂他们又上交一部分钱。建国后手里攒得那点钱,几乎全花光了。
现在又要挖井!有那家里已经被掏空的人家直接拒绝打井。
到最后统计下来,王家村生产大队180户人家,只有24户人家肯拿钱出来打井。
有那人家虽然手里有点钱,可看见隔壁打了,就不想再花那冤枉钱了。
钱淑兰也没有去劝说。大家谁都不富裕。更何况接下来这两年为了活下去要花不少钱。
王家经过一番商量,准备在院子里,靠进灶房的那个拐角处打口井。
下午,打井大队就到了王家村,包括王守智在内一共六个人。
每个人都骑着自行车,后面驮着各式各样的工具。
一个电锤、一辆小推车、一台鼓风机、两个塑料桶、一台抽水泵、一把铁锹、一套电葫芦,外加一套半截的防水裤,这些就是打井队的全部工作用具。
村里人全都过来围观,看着这些东西全都好奇地问东问西。
第一个要打井的人家就是老王家。这些人也都住在老王家。
钱淑兰特地让家里人挤一挤。
让正国和正康到老大两口子那家屋去住。
小梅和小荷到周雪梅那间去住,反正老四也没回来。倒也能凑和几天。
为了让王守智在同事面前有面子,钱淑兰还特地拿出好菜出来招待他们。
家里几个媳妇也都没有意见。毕竟这些人在他们家吃饱也是给粮票的。
听王守智说,上面有这方面的规定,下乡不允许占老百姓的便宜。
第二天一大早吃完早饭,这些人就开工了。
他们现在使用的是反循环转盘回转式钻机,要比以前好用许多。
看着六个人在不停忙活,村里小孩全都过来围观。
至于大人都忙着去地里干活。 ↑返回顶部↑
钱淑兰从饭桌上拿起一个玉米饼子,立刻从凳子上站起来,“那我去喊队长开会,通知大家。咱们村这次说不定能有许多人挖井呢。”顿了顿道,又想起一个问题,“挖个井要多少钱呐?”
“三十”
孙大琴惊呼起来,“这么贵?”
李春花也觉得这价格太惊人了。
钱淑兰显然也没想到会这么贵,可这井挖一次好歹能用几十年呢。算下来也很划算的。
王守智也知道这个价格贵了,“以前只要二十块钱的,可现在打井必须打到20米以下才有水。以前只要10至15米就能有水的。”
钱淑兰心中一沉,这是干旱来临了,地下水已经在下降。
很快,王守泉就召集全体队员开会。会上一公布,众人又是议论纷纷
自从开办食堂,他们粮食全部上交,只能自己花高价买粮,已经花了一部分钱,开办养鸡厂和养猪厂他们又上交一部分钱。建国后手里攒得那点钱,几乎全花光了。
现在又要挖井!有那家里已经被掏空的人家直接拒绝打井。
到最后统计下来,王家村生产大队180户人家,只有24户人家肯拿钱出来打井。
有那人家虽然手里有点钱,可看见隔壁打了,就不想再花那冤枉钱了。
钱淑兰也没有去劝说。大家谁都不富裕。更何况接下来这两年为了活下去要花不少钱。
王家经过一番商量,准备在院子里,靠进灶房的那个拐角处打口井。
下午,打井大队就到了王家村,包括王守智在内一共六个人。
每个人都骑着自行车,后面驮着各式各样的工具。
一个电锤、一辆小推车、一台鼓风机、两个塑料桶、一台抽水泵、一把铁锹、一套电葫芦,外加一套半截的防水裤,这些就是打井队的全部工作用具。
村里人全都过来围观,看着这些东西全都好奇地问东问西。
第一个要打井的人家就是老王家。这些人也都住在老王家。
钱淑兰特地让家里人挤一挤。
让正国和正康到老大两口子那家屋去住。
小梅和小荷到周雪梅那间去住,反正老四也没回来。倒也能凑和几天。
为了让王守智在同事面前有面子,钱淑兰还特地拿出好菜出来招待他们。
家里几个媳妇也都没有意见。毕竟这些人在他们家吃饱也是给粮票的。
听王守智说,上面有这方面的规定,下乡不允许占老百姓的便宜。
第二天一大早吃完早饭,这些人就开工了。
他们现在使用的是反循环转盘回转式钻机,要比以前好用许多。
看着六个人在不停忙活,村里小孩全都过来围观。
至于大人都忙着去地里干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