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新手就是负责一百只小鸡就好。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下放,以及接下来会有许多知青下乡,所以钱淑兰决定扩大养鸡厂的规模。
  除了要喂两万五千只老鸡,还要再养三万只小鸡。
  原先她只想再养一万五千只小鸡的,可大家伙投票的时候,一个劲儿地要求多养。
  这也不怪大家,主要是王家村生产大队人口太多了,以前一千口人,现在是一千两百口人。
  分到手的钱真的不多。
  现在嫁娶已经水涨船高,之前二三十的彩礼已经是非常高了,现在没有五十都不嫁。
  虽然王家村活下来的人很多,可他们的地没有增多啊。
  不像别的生产队,因为各种原因,减少了一些人口,可他们的地没变,这就导致他们的收入反而比以前多了。再加上人家也养了鸡,今年的工分值估计和王家村差不了多少了。
  王家村要是再不积极进取,迟早就会被摘了第一生产队的帽子。
  王守泉去上面开会,周社长就强烈要求他们一定要搞好养鸡厂和养猪场,可别落后。
  周社长对他们生产队已经是非常不错了,因为他们生产队带动其他生产队一起养鸡。
  他对王守泉和钱明华倒是没有以前那么针对。
  只是被他时刻关怀着,王守泉真的觉得压力很大。
  回来一开会之后,就直接拍板要再养小鸡。
  那个慷慨激扬的演说词,把大家伙全都说心动了。
  好好养鸡,以后天天吃鸡蛋,多多分钱,以后说不定家家户户都能有自行车,都能盖上红砖瓦房。
  美好的憧憬鼓舞了大家的士气。于是投票的时候,一个劲儿地要求多养。
  可钱淑兰却觉得这些人有点脱离实际环境了。
  养蚯蚓需要的东西大概是牛粪、马粪、猪粪、人粪、黄豆杆子绞碎、麦秆绞碎、稻杆绞碎、鸡粪、麦麸、稻糠、腐烂的瓜果、菜叶等。
  别的还好说,其中稻杆和稻糠这玩意全是钱淑兰弄来的。
  剩下的牛粪、马粪和人粪都是有限的,根本就养不了更多的蚯蚓,所以口号喊得再响亮也得根据实际情况来。
  三万只小鸡是钱淑兰定下来的数目。
  再多的,估计就得用粮食了,那成本就高了。
  大家都摇头不同意,养蚯蚓用的几乎不怎么花钱,成本非常低。
  养完蚯蚓,这些粪依旧可以用在庄稼上,效果更好不说,还节省了尿素的钱。
  可直接用粮食喂鸡,大家就肉疼了。
  纷纷说三万就好,于是这数目就拍板了。
  这次重新招了两百个新手,邓云萍就被选上了。
  钱淑兰给这些新人讲规矩,每天负责的内容,以及奖惩机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