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很快就轮到知青们了,魏建设第一个跑上前去领。
  魏建设听到自己只能领到这么点粮食直接炸了,“凭什么你们能分到一百八十斤粮食?而我只有一百三十五斤?”
  钱淑兰看了一下工分本,“你看看,你这些日子一共有三百六十个工分,咱们生产队是人五劳五,全年是三百六十斤粮食,半年是一百八十斤,人五劳五各一半就是九十斤,你这个工分只有三百六十个,满工分应该是九百个,按照比例,你只能有四十五斤,加起来就是一百三十五斤。没错的。”
  其实只要不是全要细粮,哪怕是五分细粮五分粗粮,这些粮食也是足够他们吃到秋收的。当然也只是不会饿肚子,自然比不上他们在城里的日子。
  魏建设夺过账本,低下头去看,嘴里嘟哝着,“人家都是按人分配,凭什么你们要按工发粮食?”
  钱淑兰一把夺回账本,眼神十分不善,“这乡下所有生产队都是按这法子来分粮食的。你不满,你可以去公社告。”
  王家村生产队是按照人五劳五,有的生产队是人四劳六。也有的是三七,最多的是二八。相比其他生产队,王家村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魏建设气得眼珠子都红了。
  钱淑兰似乎是才想起来似的提醒他,“不过咱们生产队可以花钱补工分,你要不要?”她说话的时候脸上带着笑,声音也非常温和。
  魏建设才不信她会这么好心,不过他还是问了,“怎么补?”
  钱淑兰似笑非笑地盯着他,“一个工四块五毛三分钱,你要补多少?”
  十个工分算一个工,所以一个工分就是四毛五。
  魏建设被这数字惊呆了,照这么算,他岂不是要花两百四十三块钱才能补齐,他不相信,大声反驳道,“不可能!你骗我!工分哪有那么值钱?”
  钱淑兰撇撇嘴,摊了摊手,“你爱信不信,不信你可以去公社问问。咱们生产队的工分值一直是全县第一。”她比了个手势,有些得意,“已经九年了。”
  魏建设急得发抖。
  钱淑兰自然也不可能真让他们饿死,于是就给他真诚地建议,“其实你可以把细粮换成粗粮,咱们生产队还有些余粮的。你要不要换?”
  其实别说他们需要粗细搭配,就连社员们自己也得要粗细搭着来。否则就那三百六十斤哪里够。
  魏建设想到已经吃了两个月的红薯,胃里就是开始闹腾起来了。
  他狠狠心,咬了咬牙,“要!我要五十斤细粮,剩下的全换成粗粮。”
  钱淑兰点了下头,朝旁边的钱月涛道,“给他把粮食算好,一斤粮是四斤红薯。”
  钱月涛拿着笔在那边写写划划。
  瞅着他这笨拙的动作,魏建设一脸嫌弃,“就这水平还当会计。”
  钱月涛笔下一顿,涨得脸色通红,说到底还只是半大小伙子最是要面子的时候。
  其实这些知青有几个文化水平确实挺高,可惜社员们不会选他们的。
  钱淑兰拍拍钱月涛的肩膀,“好好记,算慢一点没关系,一定要确认无误才行。”
  钱月涛点了下头。
  这些知青们在领完各自的粮食之后没两天,就陆陆续续接到家里的来信了。
  这些人最远的是上海,最近的一个还是临阳省的。
  结果却是一样的,上面有明确通知,不能回去,让他们好好待在乡下。条件宽裕的,还会寄点东西过来。这些人在知青点(现在不叫食堂了)里抱头痛哭。
  第二天一大早,这些人到地里上工,都有些没精打采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