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并不妨碍什么,本来元贞和杨變想的就不是夺谁的权,想要的也不过是一个襄城。
  显然康夫人误会了,以为元贞是听到什么风言风语,对此的回辞。
  “那些话你不要放在心上,不过是一群妇道人家闲来无事瞎猜罢了。”
  元贞眨了眨眼,什么瞎猜?
  直到看见元贞疑惑的眼神,康夫人这才意识到自己误会了,可这会儿改口也来不及的,只得讪讪地将那些流言都大致说了一下。
  原来自打元贞夫妇二人来到襄州,下面就有些流言,说是魏国公主早就失宠了,自打她不顾圣上反对,非要嫁给那杨變后。
  还有那杨變,性格张狂无忌,得罪了多少高官勋贵,不然这一番也不会被贬斥到这里来。
  圣上既同意了没阻拦,显然是放弃这女儿和女婿了。
  为了佐证这种说法的合理性,还有人给元贞和杨變编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甚至故事中还提到宋浦。
  说当初元贞公主看不上宋家的如玉公子,反而看中了那莽夫杨變,为此把快要定下的婚事推给了妹妹安庆公主。
  还提到与北戎和亲之事,说杨變当初在垂拱殿可是舌战群儒,逮谁骂谁。
  反正二人就是互相看中,一个非卿不娶,一个非君不嫁,谁来说也没用。
  甚至有那过来人的女眷,私下小声说嘴,说如玉公子文文弱弱,哪抵得上杨将军那铁身板来得实惠,公主定是看中了这个。
  总之就是懂的都懂。襄州这地方虽不至于穷乡僻壤,但高官没几个,大多都是小官。这些小官家的女眷出身不一,教养不一,有的人是真敢说荤话。
  这话康夫人没敢跟元贞直说,但只看她说起这段‘轶闻’时那有些闪烁的言辞,元贞便知那被省略的是什么。
  “这可真是冤枉我了!”
  元贞失笑,倒也没恼,就是笑。
  一旁的希筠呸着代替她说:“她们可真敢想啊,她们怎么不来当着面说,看我掌不掌她们的嘴!”
  希筠也是记了名的女官,若论品级,外头那些小官家的娘子还不定有她身份高,自然说得这番言辞。
  元贞轻斥:“不得妄言。”
  但看其神态,显然就是随意斥一句。
  康夫人自然尽收眼底,歉道:“所以我说这话说不得,免得污了你的耳朵。”
  元贞笑说:“无妨,就当乐子听了,来了这地方后,清净倒是清净,就是未免太清净了,能有人取乐也不错。”
  康夫人认真去看元贞眉眼,看到的只是淡然和浑不在意,难道说谣传只是谣传?其实她并未失宠?
  是的,康夫人之所以费尽心思主动把话递到元贞跟前,何尝不是为了试探。
  别人看不见,实则邓州的那位安抚使逼得紧。
  这不,实在没办法了,她才设了这场赏花游湖宴,想给马夫人添堵是假,想试探元贞是真。
  不然真就了那马素娥说的,她年年办这赏花游湖不厌烦?大热天在这跟她们斗心眼?
  当然这只是康夫人内心的官司,表面上她连连道:“所以我说你可千万别跟她们计较,降低了身份。”
  围着这湖游了一圈,见元贞露出疲色,康夫人命人将船靠岸。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