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锦绣江山 第四百四十七章 西施的秘密(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被李国勇后来称之为“丘吉尔的第一次效忠”。
  1874年11月30日凌晨1时30分珍妮?杰罗姆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
  温斯顿出生后不久,伦道夫夫妇便带着他前往伦敦居住。他们在伦敦生活得很舒适,除了伦纳德?杰罗姆每年给2000英镑外,老公爵每年也给伦道夫1000英镑,每年3000英镑的收入使他们足以应付必需的开支。但是夫妇两人都过惯了富贵日子,花钱如流水,经常在家设宴款待社交界朋友;而伦道夫又是一位狂热的赛马爱好者,所以他们总是感到手头异常的拮据。
  这时李鸿章的密使出现在了伦道夫夫妇的面前,并答应资助给他们每年高达1500英镑的生活费用。
  当然这不是没有条件的,李鸿章提出的条件是当时身为议员的伦道夫必须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中国在因为“马嘉理案”导致的中英间的严重交涉,英国公使威妥玛以宣战为要挟下的情况下,为中国政府尽力周旋,并妥善的解决这一事件。
  伦道夫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这一要求,但李鸿章的密使却拿出了“道义社”的名单和伦道夫的效忠书,并告诉英国人“道义社”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如果伦道夫不答应的话,那么很遗憾的这些东西第二天就会出现在各大报纸上。
  伦道夫吓坏了,他明白这些东西一旦公布,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甚至是整个家族都会身败名裂,伦道夫被迫违心的答应了中国人的要求,并重新签署了一份效忠书,正式加入了“道义社”,这称为“丘吉尔的第二次效忠”。
  在伦道夫的努力下,中英顺利签署了《中英烟台条约》,保护了中国在外华工的利益,并阻止了中英间险些就爆发的战争。中国还为此向英国派出了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
  伦道夫此后的日子一直是在提心吊胆中渡过的,但还算好的是,李鸿章其后象是忘记了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再也没有来找过他。伦道夫此后的仕途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先后担任过“樱草会”的党魁、英国驻印度事物大臣,最后等到保守党在大选中大获全胜,索尔兹伯里再度出任首相后,伦道夫达到了政治生涯的巅峰,被索尔兹伯任命为仅次于首相的最重要的大臣职位财政大臣,同时担任下院保守党领袖。顺风顺水的日子让伦道夫逐渐忘记了中国人在他心中留下的阴影。
  1895年1月24日,伦道夫?丘吉尔去世,终年46岁。
  其实李鸿章并不是不想找他,只是当时中国国内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李鸿章已经无暇再去顾忌“道义社”的发展,渐渐的,失去李鸿章支持的“道义社”终于被迫宣布解散,一些知道内情高层情报人员也死的死,失踪的失踪,这一天大的秘密就这么被历史掩盖了。
  在李国勇赴任江苏巡抚之前,在那晚的长谈中,李鸿章除了为孙子安排好了到达江苏后的一切大小事物,并且还亲自交给了李国勇一个泛黄的盒子。
  李国勇起初并没有重视这个东西,当他实在无聊的打开盒子后,他发现里面全是一些大清国的最高机密,这让他起了兴趣。当他翻到最下面的时候,他看到了当年“道义社”成员的名单,并且在里面惊讶的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伦道夫?丘吉尔”,以及两份效忠书。
  当他证实这个伦道夫?丘吉尔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温斯顿?丘吉尔的父亲后,一个大胆绝伦的主意在李国勇的脑海中形成了。
  他在第一时间向英国派去了自己的特使,邀请他参加中国的情报组织,成为李国勇安插在欧洲的一名特工。
  温斯顿?丘吉尔认为中国人发疯了,竟然劝说自己成为一名间谍,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中国特使的建议,为准备叫来警察把这个疯子抓走。
  但当李国勇的特使拿出了一些东西的时候,丘吉尔整个人都象是傻了一样,他无法相信自己的父亲竟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其实蜘蛛曾经很强烈的暗示过"西施"是谁.在几年前还没有写这本书的时候,蜘蛛就有了"西施"的设想,当时看了丘吉尔传,总觉得这个人和他整个家族做的事,不去当间谍实在是太淹没人才了,于是就有了这个情节.一直到了今天才把想法变成了文字.当然书中的一些人物的年份有些对不上号,小说虚构之言,各位读者大大不必深究.)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