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教育事业(六)(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司马真仁厚!”
  费氏竖起耳朵听了,然后发出了一声叹息。她是听王金说过这件事情的,大司马为了这件事情不惜下血本。
  为了未来孩童们的前途,绞尽脑汁。
  解放奴婢也是仁。
  “有此大司马乃是我关中百姓之福也,需让大宝好生读书,学得本事好报效大司马。”费氏心中想到。
  与此同时,王金治下的二十八座县城都是发生这样的一幕。由县衙与警察配合做出宣传。
  免费午餐,半个鸡蛋。
  一套四季衣裳。
  当然也有人质疑的,这读书能免费,还能有饭吃,还有半个鸡蛋,四季衣裳,这天底下哪有这等好事。
  不过质疑的人却很少,很少。
  因为王金有威望,强横的威望。
  北与匈奴争锋,为关中之民熟悉,尊敬。铲除贪官污吏,治理关中,民心悦服。与董卓抗衡,威名卓著。
  王中此人有信于民。
  所以百姓们听说了之后,本来不打算报名,怀着农民的儿子也是农民的心思的百姓们,纷纷带着儿子去报名了。
  读书或许没用,但是一顿饭那是好事啊。
  更别说有鸡蛋,还有四季衣裳一套。
  没理由拦着咱娃不去学校啊。
  与此同时,王金的奴婢解放运动也在进行中,王金称作这一次的奴婢解放运动是第一次奴婢解放运动。
  如薛明一般的不想做家奴,但却又脱离不了关系的家奴们,都在官府的运作下,成功建立户籍,与原来的主家说了拜拜。
  不过这部分人比较少,如薛明说的一样,毕竟做家奴也是有惯性的,大部分人对于做安逸的家奴生涯,是比较满意的。
  豪强们没有多大的反弹,王金的威望很高。
  实力强劲。
  没办法反抗的。
  而这一部分被解放的奴婢们,几乎都是让自己的孩子报名去学校了。想独立的奴婢,都是有远见的,有远见的都知道读书获得知识乃是出路,孩子的前途。
  这些手段下去,王金的教育事业终于走向了高峰,拉着孩子去报名的人络绎不绝,学校终于开始忙碌了起来。
  不愁明年开学的生源了。
  ……
  洛阳。
  大司马府内,王金今天都高兴的很,对谁都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脸,美滋滋的。今天糜环来拜访王金。
  见到王金的小脸,奇怪的问道:“金大哥你笑的好开心喔,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