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嗯。”太子高兴的点点头,接过汤碗,轻轻吹吹热气,姿态优雅的喝起汤来。
  还没吃几口,崔太监进来禀报:“太子爷,宋老先生求见。”
  “就不能等太子爷吃完这口饭?”常氏不悦道。
  “哎,他做的对。宋老先生不是别人,怠慢不得。”太子咽下口中的吃食,吩咐道:
  “快快有请。”
  ……
  很快,崔太监便引着白发苍苍的宋濂进来。
  “哈哈哈,什么风把老师吹来了?怎么也不提前打个招呼。”太子在门口热情相迎。
  “唉,殿下。事发突然,老朽是日夜兼程进京的。”宋濂一边行礼一边苦笑道:“快把我这几根老骨头折腾散架了。”
  “来来,里面请。”太子伸手扶着宋濂过门槛,关切问道:“老师还没吃晚饭吧,本宫也才刚坐下,一起将就两口吧。”
  “好好,恭敬不如从命。”宋濂也不跟他客气,太子是他看着长大的。从前还不是太子的时候,还经常坐在他膝盖上识字呢。
  再说,今天也不是客套的时候。
  宫女奉上副新的餐具,太子又命人给宋先生上了他最爱的‘七头一脑’。
  所谓‘七头一脑’,就是马兰头、荠菜头、香椿头、枸杞头、豌豆头、苜蓿头、小蒜头和菊花脑。
  早春时节,乍暖还寒,正是金陵野菜上市的季节,宋濂就好这口。
  “哈哈,老朽就惦记着金陵这口野菜。”宋濂高兴的夹一筷子香干马兰头,送到口中享受的咀嚼道:
  “当初还被刘伯温笑话说‘宋潜溪,不识好,一口白饭一口草’。结果后来他直接吃素了。”
  “可见这人要留口德啊。”太子笑道:“伯温先生确实一点荤腥也沾不得。”
  “是啊。”宋濂点点头,一面品尝着油炸菊花脑,一面叹气道:“可惜,老朽今日也食不甘味,浪费了殿下的一番心意。”
  “怎么,老师有什么心事?”太子看着宋濂一筷子接一筷子的恰野菜,实在没法跟‘食不甘味’联系起来。
  “殿下是知道我的。”宋濂这才搁下筷子,拿起餐布擦擦嘴角,正色道:“孔孟二圣尚未安妥。还有那么多的儒家子弟跪在宫里宫外,老朽实在没那个心情品尝美食啊。”
  “明白。”太子了解的点点头道:“本宫也是为了他们的事,忙到这会儿才吃饭。”
  “殿下,恁是个什么态度?”宋濂知道太子不喜欢拐弯抹角,便单刀直入的问道。
  “本宫自然无法完全认同父皇的决定,”太子也不讳言道:“这样对二圣,这样对孔孟门徒,都是既不公平,也不合适的。”
  “殿下能这么看,老朽就放心了。”宋濂松了口气,又期待满满的望着太子道:“国家初建,比起制定各种规矩章程,更重要的是‘轨德立化、教化人心’,这才是万世之基啊。”
  “是。”太子点点头。
  “这活计只能儒生来做,眼下正是皇上借助我儒教的时候,怎能倒行逆施,伤尽天下的儒生的心呢?”宋濂痛心疾首道:“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殿下。”
  “父皇也知道还需借重儒教,有些事情也是一步步激出来的,并非他的本意。”太子缓缓道:“譬如说孟子牌位被移出孔庙,就是文官们抬着他的牌位上朝,逼父皇认错,这换了哪个皇帝都忍不了的。”
  “他们也是别无他法了,正常上奏章皇上全都留中。想要在朝堂上面陈,皇上又不给说话的机会。”宋濂叹口气道:“当然,他们不该对皇上逼太紧,更不该轻易搬动先圣的牌位,这不是自找的吗?”
  “老师确实中肯。”太子笑着点点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