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节(2 / 4)
“啊对对对。”老六没好气道。
“你不虚心,就没进步……”朱老板大着舌头道:
“瞧瞧你爹,咱这两个事可比你那三项改革难多了吧?看我办的多漂亮,伏线千里,引而不发,一旦出手,就不给他们任何还手的机会!”他眉飞色舞的拍着胸脯道:
“这才是真正的谋略家,你还嫩呢小子。”
“嗷嗷嗷。”老六一边敷衍着,一边都无语了。吹嘘自己干嘛要贬低别人?就算要贬低,也不能光照着一个人下货啊。
太子都看不下去了,说句公道话道:“这回老四老六也是出了大力的,没有他们提前做足工作,今天的朝会也不会这么顺利。”
“嘿嘿,你们三个小子不埋怨老子罗织罪名,构陷大狱了?”朱老板便快意笑道:“前几天还跟咱吵的脸红脖子粗。”
老四老六心说,我俩可没那个胆子,一句话说不痛快,鞋底就扔脸上了。还吵呢……
“是儿臣顶撞父皇,又不是他俩。”太子苦笑道:“其实到现在儿臣还是觉得,这次改革‘裁撤中书,权分六部’,六部地位大大升格,六部尚书的权力肯定水涨船高,他们从内心里并不抵触,甚至还挺欢迎。”
说着轻叹一声道:“也许不用那种手段,他们也会同意的。”
“不会的。”朱元璋却断然摇头道:“你跟他们好好说,他们断然不会同意的。官场不是战场,讲的是人情世故,党同伐异。他们得考虑同党的利益。而且还指望着自己有朝一日能登堂拜相呢,就算自己一时吃不着,也不能让你把锅砸了。”
第八零九章 可恶的老贼
“所以必须得把他们吓唬住,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他们才会乖乖就范。”朱老板充满嘲讽道:“之后为了安慰自己,他们才会把事情往好处想,坏事变好事。”
“好吧……”太子不反驳了,不然父皇这酒就吃不痛快了。
不过朱元璋痛快的连吃了六碗烧酒,太子就不让他再喝了:“今日已经过量太多了。”
“行,咱得听太子爷的,人老了就得服儿子管。”朱元璋意犹未尽的咂咂嘴,开始说正事。
“你们也都知道,这回胡惟庸发动政变的军队里,居然有五百倭寇。他们招认说是那个怀良亲王,接受了胡惟庸的提议,派他们扮成贡使入境,帮助他谋反的。”
“是。”哥仨点点头,都十分愤慨。
“小小倭寇一而再,再而三的侵袭大明,如今竟敢参与刺杀父皇。”老六老四更是嗷嗷叫着请战。
“不把他们国都踏平,将那怀良亲王头悬北阙,我大明安敢比肩汉唐?!”
“嗯,十年前咱就想要派大军渡海征倭,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倭寇才会对我大明愈加轻慢,以至有今日疯狂之举!”朱元璋重重点头道:
“这次咱下定决心,一定要征灭倭国,永绝后患!然后将那怀良的头,传遍诸夷,以儆效尤!”
“父皇……”太子一听,也不知老爹是喝高了还是膨胀了,赶忙无奈道:“现在朝廷大军已经云集西南,军需调配也差不多了。这时候改弦更张不合适吧?不是说好了先做惩戒,以观后效吗?”
“咱又想了想,觉得那样太没劲了。”朱元璋摇头晃脑,酒劲儿正上头呢。
“想想人家汉朝,十几个使者就敢万里灭国。唐朝的王玄策更是夸张,一人就能灭一国。怎么到了大明朝,就整天强调什么‘海上不测’,什么‘元朝教训’,什么‘人生地不熟’,不敢去攻打倭寇?”
说着他提高声调问道:“咱的班超王玄策在哪里?!”
“在这里,在这里。”老四和老六争先恐后的举手,太子看的哭笑不得,作为老朱家唯一的正常人,他经常觉得跟这帮变态格格不入。
太子一个劲儿咳嗽,不断给老六使眼色,老六只好改口道:“不过大哥说的也是正理,收复云南统一华夏之战迫在眉睫,这个时候确实不宜半途而废,太伤士气了。”
“你小子到底有没有立场?”朱元璋不满的瞪一眼老六。
“父皇你先别急,听儿臣说完。”老六赶忙道:“日本肯定是要灭的,倭寇骚扰我百姓十多年,倭酋竟然敢打父皇的主意,不把他们杀光,难解儿臣心头之恨!” ↑返回顶部↑
“你不虚心,就没进步……”朱老板大着舌头道:
“瞧瞧你爹,咱这两个事可比你那三项改革难多了吧?看我办的多漂亮,伏线千里,引而不发,一旦出手,就不给他们任何还手的机会!”他眉飞色舞的拍着胸脯道:
“这才是真正的谋略家,你还嫩呢小子。”
“嗷嗷嗷。”老六一边敷衍着,一边都无语了。吹嘘自己干嘛要贬低别人?就算要贬低,也不能光照着一个人下货啊。
太子都看不下去了,说句公道话道:“这回老四老六也是出了大力的,没有他们提前做足工作,今天的朝会也不会这么顺利。”
“嘿嘿,你们三个小子不埋怨老子罗织罪名,构陷大狱了?”朱老板便快意笑道:“前几天还跟咱吵的脸红脖子粗。”
老四老六心说,我俩可没那个胆子,一句话说不痛快,鞋底就扔脸上了。还吵呢……
“是儿臣顶撞父皇,又不是他俩。”太子苦笑道:“其实到现在儿臣还是觉得,这次改革‘裁撤中书,权分六部’,六部地位大大升格,六部尚书的权力肯定水涨船高,他们从内心里并不抵触,甚至还挺欢迎。”
说着轻叹一声道:“也许不用那种手段,他们也会同意的。”
“不会的。”朱元璋却断然摇头道:“你跟他们好好说,他们断然不会同意的。官场不是战场,讲的是人情世故,党同伐异。他们得考虑同党的利益。而且还指望着自己有朝一日能登堂拜相呢,就算自己一时吃不着,也不能让你把锅砸了。”
第八零九章 可恶的老贼
“所以必须得把他们吓唬住,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他们才会乖乖就范。”朱老板充满嘲讽道:“之后为了安慰自己,他们才会把事情往好处想,坏事变好事。”
“好吧……”太子不反驳了,不然父皇这酒就吃不痛快了。
不过朱元璋痛快的连吃了六碗烧酒,太子就不让他再喝了:“今日已经过量太多了。”
“行,咱得听太子爷的,人老了就得服儿子管。”朱元璋意犹未尽的咂咂嘴,开始说正事。
“你们也都知道,这回胡惟庸发动政变的军队里,居然有五百倭寇。他们招认说是那个怀良亲王,接受了胡惟庸的提议,派他们扮成贡使入境,帮助他谋反的。”
“是。”哥仨点点头,都十分愤慨。
“小小倭寇一而再,再而三的侵袭大明,如今竟敢参与刺杀父皇。”老六老四更是嗷嗷叫着请战。
“不把他们国都踏平,将那怀良亲王头悬北阙,我大明安敢比肩汉唐?!”
“嗯,十年前咱就想要派大军渡海征倭,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倭寇才会对我大明愈加轻慢,以至有今日疯狂之举!”朱元璋重重点头道:
“这次咱下定决心,一定要征灭倭国,永绝后患!然后将那怀良的头,传遍诸夷,以儆效尤!”
“父皇……”太子一听,也不知老爹是喝高了还是膨胀了,赶忙无奈道:“现在朝廷大军已经云集西南,军需调配也差不多了。这时候改弦更张不合适吧?不是说好了先做惩戒,以观后效吗?”
“咱又想了想,觉得那样太没劲了。”朱元璋摇头晃脑,酒劲儿正上头呢。
“想想人家汉朝,十几个使者就敢万里灭国。唐朝的王玄策更是夸张,一人就能灭一国。怎么到了大明朝,就整天强调什么‘海上不测’,什么‘元朝教训’,什么‘人生地不熟’,不敢去攻打倭寇?”
说着他提高声调问道:“咱的班超王玄策在哪里?!”
“在这里,在这里。”老四和老六争先恐后的举手,太子看的哭笑不得,作为老朱家唯一的正常人,他经常觉得跟这帮变态格格不入。
太子一个劲儿咳嗽,不断给老六使眼色,老六只好改口道:“不过大哥说的也是正理,收复云南统一华夏之战迫在眉睫,这个时候确实不宜半途而废,太伤士气了。”
“你小子到底有没有立场?”朱元璋不满的瞪一眼老六。
“父皇你先别急,听儿臣说完。”老六赶忙道:“日本肯定是要灭的,倭寇骚扰我百姓十多年,倭酋竟然敢打父皇的主意,不把他们杀光,难解儿臣心头之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