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士奇回头便去找那少贰赖丕。
  少贰赖丕是在石墙攻防战中被俘的,因为他穿着鲜艳华丽的盔甲,跟个大独角仙似的,所以成为了明军为数不多的俘虏之一。
  当得知他是少贰家督的弟弟后,明军还将他从岸上军营转送到医疗船上,进行治疗。
  该说不说,日本贵族盔甲的防御力还是很棒的,让他没有受太重的伤,经过这些天的治疗,已经能下地能写字了。
  在他治疗这段时间,一个跟他年纪差不多的明朝文人,经常过来跟他笔谈。
  这个年代的日本、高丽、安南都是用汉字的,他们本国的语言更像是一种难懂的南方方言。
  少贰家督的弟弟怎么可能不识字,所以双方用汉字交流毫无障碍。
  正如杨士奇所言,起先少贰赖丕很激动,认为明国在侵略他们,然后他们虽然暂时失利,但一定会像前两次一样,在天神的帮助下反败为胜的!
  但杨士奇是谁,巧舌如簧、笔灿莲花,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更别说本来就有理有据了。
  几天的笔谈下来,他就彻底把少贰赖丕掰过来了。非但让这位少贰家主之弟明白了,这是他们自己的罪行招致的惩罚。天朝仁至义尽,忍无可忍才出手,是无可指责的正义之举!
  还让少贰赖丕为本国人的数典忘祖,忘恩负义羞愧不已。
  顺道还收获了小迷弟一枚。少贰赖丕被他的才华横溢和风度翩翩折服,恨不得自荐枕席了都。
  第八三八章 笔谈
  说这少贰赖丕自荐枕席,可不是什么恶搞,而是一种他认为很正常的社交行为。
  在日本武士群体中,搞基历史源远流长。但在不同阶段,搞基的模式各不相同,跟江户时代,大搞乱搞的‘众道之爱’不同,这个年代流行比较含蓄的‘小姓文化’。
  所以小姓,原本是指幕府将军身边的侍从。后来也泛指大名小名身边的侍从。
  这很好理解,古今中外的侍从大都有这个作用,比如书童之于书生,欧洲的侍从之于骑士老爷,日本的寺若众之于僧侣,可谓概莫如是。
  这不只是用来应急的手段,还掺杂了忠诚与服从,简单说来就是小姓向主君献身后,才能被当成自己人,得到信任和重用。
  主君接纳小姓自荐枕席后,才能被当做自己人,得到下属更加忠心的卖命。
  所以少贰赖丕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反而认为杨士奇的拒绝和反感十分失礼,一度拒绝和他交流。
  杨士奇深吸口气,在纸上写下:‘言归正事。’
  少贰赖丕冷淡的点点头。
  ‘昨夜海战可观否?’杨士奇又写道。
  少贰赖丕沉默许久,方又点了下头。
  ‘初步统计,九州水军损失战船一千五百余只,随船官兵无一幸免。’杨士奇继续写道:‘我军所有船只基本完好,阵亡不足百人。’
  ‘没那么多。’少贰赖丕急眼写道:‘以在下观之,我军损失不过数百,绝不及千!’
  ‘我军于湾口设伏,阻击撤退之敌,你军战船相互碰撞纠缠,皆不得脱,及至大半被击沉,方可通行。’杨士奇耐心解释道。
  ‘——’少贰赖丕叹了口气,在纸上画下粗粗的一道横杠。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算是最早的颜文字了。
  ‘甚矣,汝之不惠。’杨士奇叹口气,写道:‘朝廷之敌怀良也,非少贰家。昔日大保原合战,汝家惨败于征西府之手,今日何苦又为其卖命?’
  少贰赖丕沉默许久,提笔写下:‘保卫九州,义不容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