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确实有办法,但没法立竿见影,需得下些水磨功夫才行。”朱桢便道。
  “那是自然。”徐达颔首道:“北元政权也深知,他们经不起失去王廷的打击,因此极度小心的隐藏行踪。非但远遁漠北,而且还四时变换驻地。”
  顿一下,他叹气道:“根据归顺的北元臣子说,西起阿尔泰山,东至大兴安岭,都是北元王廷活动的范围,而且每次的驻地都不一样,又恢复了他们老祖宗那一套,逐水草而居,走到哪算哪。”
  “那地方可大了去了,找寻区区十几万人的北元王廷,根本就是大海捞针。”老六轻声道:“除非有内应带路。”
  “殿下说得对。”徐达深以为然道:“这些年老夫一直不遗余力招降蒙古各部,就是指望着他们能提供有用的线索,甚至带我们找到北元王廷。可惜一般的部族,根本接触不到王廷。而那些有资格跟王廷保持联系的,比如今年来降的乃儿不花,一旦归顺,元廷马上就会知晓,然后逃之夭夭,根本不给我们机会。”
  “还有很麻烦的一点,一旦大军深入草原,所有遇到的蒙古牧民,都是北元王廷的耳目,替他们远远的盯着我们的动向,所以北元王廷总能提前得知我军的动向。他们又一门心思逃跑,我们怎么能抓的住?”徐达说完有些悲观的看着老六道:
  “殿下真的有办法?”
  “有。”朱桢肯定的点点头,也不卖关子道:“开边互市!”
  “开边互市?”徐达闻言微微皱眉道:“两国乃是死敌,朝廷对蒙古人严格禁运还来不及,怎么能开放边市和他们做生意呢?这不是资敌行为吗?”
  “大将军此言差矣,贸易是大明仅次于军事的强大武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岂能只是一味禁运了之?”朱桢却微笑摇头道:“而且据说蒙元王廷中,还有当初元顺帝北逃时,从大都带走的上万名工匠。这些人虽然因为条件简陋,生产不出什么像样的玩意儿,但勉强能供给王廷日用。还能挤出一些,让北元皇帝赏赐各部落,以笼络人心。”
  “是。”徐达点点头,沉声道:“所以必须要捣毁北元王廷。”
  “也就是说,在北元王廷存在时,贸易禁运起不到什么作用,反而会帮北元王廷巩固地位,对吧?”朱桢看着徐达问道。
  “可以这么说……”徐达脸上露出沉思之色。
  “那我们就应该放开互市,用廉价且精美的商品,冲垮北元的手工业!”朱桢提高声调道:“还有茶叶呀,粮食啦,布匹呀之类,各种北元不能提供的生活必需品,蒙古各部一定会趋之若鹜的!”
  第一零零六章 纳采问名
  “那是当然。”徐达点点头:“宣大那边每年都能抓到偷偷走私的山西商人。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穿越边境交易,还不就是因为蒙古人奇缺各种物资,会用十倍的价格抢购他们的商品?”
  “如果我们开边互市,岳父觉得,蒙古人里谁会欢迎,谁会反对?”朱桢沉声问道。
  “大部分蒙古人都会欢迎的,他们各种物资都奇缺,还没有手工业,只能捏着鼻子,高价买北元王廷提供的一点劣质货,要是有机会开边互市,肯定求之不得。”徐达道:
  “也许只有北元王廷会反对吧?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引为支柱的手工业就完蛋了,而且开边互市之后,会有更多的蒙古人南迁甚至内附的。”
  说着他眼前一亮道:“我有点明白殿下的意思了。这招‘开边互市’可以使北元王廷与蒙古各部产生裂隙,乃至分裂!”
  “正是如此!”朱桢抚掌笑道:“对任何人来说,生存都是第一要务,然后是更好的活下去,所以艰难困苦的蒙古各部,肯定会被开边互市所吸引的,这样我们手里就凭空多了一张能拿捏他们的好牌。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筛选允许互市的部落,分配贸易份额等各种方法,在蒙古各部中培植亲明派。”
  “另一方面,蒙古王廷一定会不遗余力的阻挠互市,打压甚至迫害那些获准互市的部落。”朱桢接着道:“这样一来,敌人就不再是铁板一块。当蒙古人内部有越来越多的部族,对北元王廷心怀恨意时,形势不就好起来了吗?”
  “有道理。”徐达不得不点头道:“如果有人源源不断为我们通风报信,为我们紧盯住北元王廷的动向,帮我们隐瞒行踪,何愁找不到王廷所在?”
  “就是这个意思。”朱桢颔首道:“岳父同时还可以辅以和尚、喇嘛,对蒙古人进行传教。他们在国家灭亡,退回草原面对生死无常之后,特别容易信教。相信我,开边互市和传教这两样绝对功不唐捐,能从根本上解决蒙古人的威胁。”
  “嗯。”徐达缓缓点头,觉得老六说的很有道理。“老夫这些年也一直在想,怎样才能永远解除来自草原的威胁,不让蒙古人或者女真人、契丹人、匈奴人之类的草原蛮族,再次威胁到中原的安危。但我思来想去也没有办法,殿下这思路确实值得一试。”
  “那还得等南无加特林菩萨降世。”朱桢轻叹一声道:“眼下可做不到。”
  “加特林菩萨?老夫怎么没听说过还有这个尊号?”徐达一愣。
  “那是未来降世的菩萨,大将军听过才怪。”朱桢笑笑,打住这个话头。“我们先做好自己能干的事就足够了。”
  “也对。”徐达点点头道:“老夫这辈子只要能干掉北元就足矣了,以后的事情就是你们年轻人的了。”
  “单单此事的话,用我说的两个法子,还是可以办到的。”朱桢笑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