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节(3 / 4)
其中他跟黄观几个,算上在国子学的一年,今年都是四年级了,按国子大学的规矩,本就该到各衙门观政历事一年。
楚王殿下一声号令,他们的历事地点就改在了云南。而且王爷承诺,只要他们在云南任满三年,就可以赐他们进士出身,让他们回内地做官。
当然殿下也欢迎他们愿意继续留在云南,而且绝对不会亏待他们的。
国子大学生都是楚王殿下的忠实拥趸,向来以他的马首是瞻,就算朱桢不给这些优厚的条件,他们也会跟他来云南的。
像马君则这种已经留校任教的,本不在殿下的征召范围内,他却主动报名,坚决跟殿下一起来云南。
……
其实人家楚王殿下和奢香刘赎珠,也没什么出格的举动,只是肩并肩骑着马,边走边说话而已。
但寡妇门前是非多,何况是两个这么漂亮的小寡妇,就是容易被多想。
不过他们聊天的内容还是很劲爆的。
“才听说,原来殿下是回京大婚的。”奢香轻声道。
“就是,走的时候也不说一声,不然我们好歹给殿下备份贺礼。”刘赎珠似笑非笑道:“真是太失礼了。”
“呵呵,本王也不知道父皇是叫我回去结婚的。”朱桢便对刘赎珠笑道:“不然高低带你进京,让你们认识认识。”
“我见王妃干什么,我又不是王爷什么人。”刘赎珠白他一眼道:“不过区区一个女土司,给王爷修好了路,也就没有用了。”
第一零二六章 不白干
“哈哈赎珠此言着实伤人。”朱桢大笑道:“本王对你可是真心实意,我都跟王妃说了,在贵州还有两个红颜知己呢。”
“真的?”刘赎珠登时有了笑模样:“我和姐姐本来打算年底进京朝贡时,顺便到王府去讨伐一下负心人呢。”
“你们说你们的,不要带上我。”奢香红着脸道:“我可没说过这些话。”
却没否定‘红颜知己’……
……
在两位红颜知己的陪伴下,朱桢视察了贵州段驿道整体的修筑情况。
水东水西的表现让他刮目相看。这才不到一年功夫,贵州城以东的驿道已经全部修筑完成,他们正在全力以赴的修筑贵州以西到普定堡的道路。
这段工程相当困难,因为元朝的东行道其实就是将自然形成的山道稍加平整而已,很多地方的宽度还不如‘五尺道’。为了达到朝廷‘驿道最窄处不少于一丈’的要求,必须要将道两旁的山石清理掉。
水东水西没有火药,只能用锤敲钎凿,把拦路的石块一点点敲掉。
好在乌蒙山的山体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开凿起来不算太费事,要是换成花岗岩的山体,这活直接别干了。
但就算是石灰岩,当拦路虎变成整座山体的时候,单靠工具敲凿的话,与愚公移山何异?
他们这时候居然不再硬来,而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先在山体或峭壁边堆上柴火,以猛火烧石。待石头烧至最热时,再浇以大量冷水。
如此反复几次,巨大的山石表面上便生出数条长长的裂缝。不用费多大力气就能将其开凿分解,去除这条拦路虎。
“好!”朱桢亲眼观摩了水西阿莽慕魁,指挥手下以此法破开一块两层楼高的山石,不禁大赞道:“真是没想到,你们还挺有一套!”
“那是。我们的先祖世居罗邑山中,以伐山通道为业。三国时期,南中叛乱,蜀汉丞相诸葛亮亲自率兵平叛,正是我们罗罗人为其披荆斩棘,开路架桥,才有了著名的‘七擒孟获’。”一身大明五品官服的老毕摩,便得意洋洋道:“修路我们是专业的。”
“好,太好了。”朱桢便高兴的对水东水西的众首领道:“眼下朝廷有海量的路要修,你们这门祖传的手艺,可不能浪费了!” ↑返回顶部↑
楚王殿下一声号令,他们的历事地点就改在了云南。而且王爷承诺,只要他们在云南任满三年,就可以赐他们进士出身,让他们回内地做官。
当然殿下也欢迎他们愿意继续留在云南,而且绝对不会亏待他们的。
国子大学生都是楚王殿下的忠实拥趸,向来以他的马首是瞻,就算朱桢不给这些优厚的条件,他们也会跟他来云南的。
像马君则这种已经留校任教的,本不在殿下的征召范围内,他却主动报名,坚决跟殿下一起来云南。
……
其实人家楚王殿下和奢香刘赎珠,也没什么出格的举动,只是肩并肩骑着马,边走边说话而已。
但寡妇门前是非多,何况是两个这么漂亮的小寡妇,就是容易被多想。
不过他们聊天的内容还是很劲爆的。
“才听说,原来殿下是回京大婚的。”奢香轻声道。
“就是,走的时候也不说一声,不然我们好歹给殿下备份贺礼。”刘赎珠似笑非笑道:“真是太失礼了。”
“呵呵,本王也不知道父皇是叫我回去结婚的。”朱桢便对刘赎珠笑道:“不然高低带你进京,让你们认识认识。”
“我见王妃干什么,我又不是王爷什么人。”刘赎珠白他一眼道:“不过区区一个女土司,给王爷修好了路,也就没有用了。”
第一零二六章 不白干
“哈哈赎珠此言着实伤人。”朱桢大笑道:“本王对你可是真心实意,我都跟王妃说了,在贵州还有两个红颜知己呢。”
“真的?”刘赎珠登时有了笑模样:“我和姐姐本来打算年底进京朝贡时,顺便到王府去讨伐一下负心人呢。”
“你们说你们的,不要带上我。”奢香红着脸道:“我可没说过这些话。”
却没否定‘红颜知己’……
……
在两位红颜知己的陪伴下,朱桢视察了贵州段驿道整体的修筑情况。
水东水西的表现让他刮目相看。这才不到一年功夫,贵州城以东的驿道已经全部修筑完成,他们正在全力以赴的修筑贵州以西到普定堡的道路。
这段工程相当困难,因为元朝的东行道其实就是将自然形成的山道稍加平整而已,很多地方的宽度还不如‘五尺道’。为了达到朝廷‘驿道最窄处不少于一丈’的要求,必须要将道两旁的山石清理掉。
水东水西没有火药,只能用锤敲钎凿,把拦路的石块一点点敲掉。
好在乌蒙山的山体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开凿起来不算太费事,要是换成花岗岩的山体,这活直接别干了。
但就算是石灰岩,当拦路虎变成整座山体的时候,单靠工具敲凿的话,与愚公移山何异?
他们这时候居然不再硬来,而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先在山体或峭壁边堆上柴火,以猛火烧石。待石头烧至最热时,再浇以大量冷水。
如此反复几次,巨大的山石表面上便生出数条长长的裂缝。不用费多大力气就能将其开凿分解,去除这条拦路虎。
“好!”朱桢亲眼观摩了水西阿莽慕魁,指挥手下以此法破开一块两层楼高的山石,不禁大赞道:“真是没想到,你们还挺有一套!”
“那是。我们的先祖世居罗邑山中,以伐山通道为业。三国时期,南中叛乱,蜀汉丞相诸葛亮亲自率兵平叛,正是我们罗罗人为其披荆斩棘,开路架桥,才有了著名的‘七擒孟获’。”一身大明五品官服的老毕摩,便得意洋洋道:“修路我们是专业的。”
“好,太好了。”朱桢便高兴的对水东水西的众首领道:“眼下朝廷有海量的路要修,你们这门祖传的手艺,可不能浪费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