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111 / 116)
“拿我打啊,夹啊,或者把我关了起来,那怎么说?”
“那是决不会有的事。你想,案子还是这一个案子,审的人也还是这些人,难道自己打自己嘴巴,说前一次审错了,只有这一次才审得对?”陈湖又说,“钱老板,你不要怕!本来没事,你一怕,不肯去,倒像做贼心虚似的反而自己找麻烦了!”
对这番话,钱坦亦以为然,左思右想,无可闪避,长叹一声,滚出两滴眼泪:“唉!不晓得啥个冤孽?”
这是无可奈何,唯有硬着头皮应承的表示。陈湖既怕他变卦,又怕他到了堂上所供不符,所以陪着说了许多好话,多方譬解,看钱坦情绪稍微好转了些,方始告辞。
等他走后不久,杨家的人来了,有男有女,有大有小,浩浩荡荡一大群,而且还有专门送礼用的一具“条箱”,抬着跟在后面。
仓前也算是水陆码头,过往的旅客甚多,所以钱坦并未注意。及至条箱抬入店堂,莫名其妙,急忙从柜台里走出来问:“喂,喂!你们是哪里的?”
“钱老板,敝姓杨。”杨恭治上前搭话,“家兄就是杨乃武。家嫂、家姐特为来拜访,几样粗东西不成敬意。”说着,便叫揭开条箱盖子,吃的有整条的火腿,穿的有整疋的杭纺,这份礼很像个样子!
钱坦却无心细看,一听是杨乃武这个名字,他心里就发慌了,口里连连答说:“不敢当,不敢当!”一双眼睛却只顾看着门口。
门口停下来两顶轿子,出来两个妇人,前面是杨大姐,后面是杨太太,手里还牵着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后面又跟着一男一女两个大孩子,都是杨乃武的子女。
进得门来,杨太太带着两儿一女,一起跪倒,“钱老板,”她哀声说道,“请你做做好事!”
钱坦大惊失色,“这是为啥?这是为啥?”他一面仓皇地喊,一面也跪倒还礼。
这时老板娘已经赶到了,首先去搀扶杨太太,可是她不肯起身,只说:“要请钱老板答应一句,救救我家乃武!”
“有话好说,有话好说!杨太太,你请里面坐。”
就这片刻,看热闹的人,已在店门口挤得水泄不通。少不得有爱仁堂的左邻右舍,挺身出来,帮着劝慰。于是杨大姐说一句:“弟妹,该进去见见钱家老伯母。”
此来说定了的,全归杨大姐一个人指挥,所以杨太太依言起身。钱坦夫妇将杨家大大小小都接到后面。钱家老娘亲自烧香去了,由老板娘周旋接待,乱过一阵,孩子们由爱仁堂的伙计带开,堂屋里三客两主,开始谈论正事。
“钱老板,”杨大姐低声下气地说,“今天实在是来求你。你的苦衷,我们都晓得,已经打听过了,实在是逼得没法子,只好那样说,我们一点都不怪你。说实话,换了我是你钱老板,也只好那样说。”
钱坦不作声,好久,才叹口气说:“唉,叶太太!我也不晓得怎么说才好!这种无缘无故惹出来的烦恼,真正没有道理!”
这话骤听不明白,要细想一想才懂,是隐隐然怪杨乃武不该将他牵扯在内。平心而论,是杨乃武错在先,怨不得人家。于是,杨大姐只好施展苦肉计了。
一个眼色抛过去,杨太太又是一跪。这一次老板娘的动作很迅速,等她膝盖刚一着地,便拿她硬拖了起来。
“说来说去是我家乃武的错!不该为了一上夹棍,信口胡说,我先替他赔罪;将来等他出来以后,再来谢钱老板的救命之恩。”
“没有这话,没有这话!”钱坦连连摇手,“我怎么救得了他?”
“救得了!一定救得了!”杨太太说。
“一定救得了的!”杨大姐说,“钱老板,只要请你说实话好了!”
钱坦默然。人家的要求并不过分,实话直说,理所应当。可是说了实话会有怎样的后果呢?一想起来,不寒而栗。
杨家多少也了解他的处境。是商量好了来的,由杨大姐与杨恭治姐弟二人,轮番向钱坦央求,说他一说了实话,因为与前供不符,可能会有罪名,但一定设法替他上下打点;如果入狱,无论如何不会让他吃苦头。至于爱仁堂的生意,如果需要帮忙照料,只要他提出可行的办法来,譬如进货要垫本钱之类,杨家亦必定尽力。
另外是杨太太向老板娘下功夫,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诉苦。说到宁波府边知府动刑所受的苦痛,声泪俱下,害得老板娘也陪了一些眼泪。
在这样的情面包围之下,钱坦终于答应:上得堂去,会翻供说实话,杨乃武根本不曾在他店里买过砒霜。只要有这句话就够了!至于未买砒霜而说买过,其故何在,杨家认为不必问,堂上问他,他自然会说另一番实话。此时一问,陡然勾起钱坦的忧虑,大可不必。
等杨家千言万谢的告辞而去,钱坦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言不语,连晚饭都不想吃,只是坐着发愣。老板娘见此光景,唯有极力解劝,而钱坦只是摇头叹气,不断地说:“难做人了!难做人了!”
谁都可以想象得到他的为难。不说实话,对不起杨家,而且从此亦将不齿于乡里;说了实话呢,县大老爷的“纱帽”不保,还牵涉到陈湖等人,他们岂肯善罢甘休?别的不说,堂上一顿板子,就会打得人死去活来。
“难做人”只好不做人了!第二天一早,爱仁堂内哭声震惊四邻,钱老板自己吃了砒霜,报丧条子也送了杨家一张。杨太太大吃一惊!詹善政恰好在姐姐家里,连连顿脚,“糟糕了!糟糕了!”他说,“姓钱的要倾家荡产了!” ↑返回顶部↑
“那是决不会有的事。你想,案子还是这一个案子,审的人也还是这些人,难道自己打自己嘴巴,说前一次审错了,只有这一次才审得对?”陈湖又说,“钱老板,你不要怕!本来没事,你一怕,不肯去,倒像做贼心虚似的反而自己找麻烦了!”
对这番话,钱坦亦以为然,左思右想,无可闪避,长叹一声,滚出两滴眼泪:“唉!不晓得啥个冤孽?”
这是无可奈何,唯有硬着头皮应承的表示。陈湖既怕他变卦,又怕他到了堂上所供不符,所以陪着说了许多好话,多方譬解,看钱坦情绪稍微好转了些,方始告辞。
等他走后不久,杨家的人来了,有男有女,有大有小,浩浩荡荡一大群,而且还有专门送礼用的一具“条箱”,抬着跟在后面。
仓前也算是水陆码头,过往的旅客甚多,所以钱坦并未注意。及至条箱抬入店堂,莫名其妙,急忙从柜台里走出来问:“喂,喂!你们是哪里的?”
“钱老板,敝姓杨。”杨恭治上前搭话,“家兄就是杨乃武。家嫂、家姐特为来拜访,几样粗东西不成敬意。”说着,便叫揭开条箱盖子,吃的有整条的火腿,穿的有整疋的杭纺,这份礼很像个样子!
钱坦却无心细看,一听是杨乃武这个名字,他心里就发慌了,口里连连答说:“不敢当,不敢当!”一双眼睛却只顾看着门口。
门口停下来两顶轿子,出来两个妇人,前面是杨大姐,后面是杨太太,手里还牵着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后面又跟着一男一女两个大孩子,都是杨乃武的子女。
进得门来,杨太太带着两儿一女,一起跪倒,“钱老板,”她哀声说道,“请你做做好事!”
钱坦大惊失色,“这是为啥?这是为啥?”他一面仓皇地喊,一面也跪倒还礼。
这时老板娘已经赶到了,首先去搀扶杨太太,可是她不肯起身,只说:“要请钱老板答应一句,救救我家乃武!”
“有话好说,有话好说!杨太太,你请里面坐。”
就这片刻,看热闹的人,已在店门口挤得水泄不通。少不得有爱仁堂的左邻右舍,挺身出来,帮着劝慰。于是杨大姐说一句:“弟妹,该进去见见钱家老伯母。”
此来说定了的,全归杨大姐一个人指挥,所以杨太太依言起身。钱坦夫妇将杨家大大小小都接到后面。钱家老娘亲自烧香去了,由老板娘周旋接待,乱过一阵,孩子们由爱仁堂的伙计带开,堂屋里三客两主,开始谈论正事。
“钱老板,”杨大姐低声下气地说,“今天实在是来求你。你的苦衷,我们都晓得,已经打听过了,实在是逼得没法子,只好那样说,我们一点都不怪你。说实话,换了我是你钱老板,也只好那样说。”
钱坦不作声,好久,才叹口气说:“唉,叶太太!我也不晓得怎么说才好!这种无缘无故惹出来的烦恼,真正没有道理!”
这话骤听不明白,要细想一想才懂,是隐隐然怪杨乃武不该将他牵扯在内。平心而论,是杨乃武错在先,怨不得人家。于是,杨大姐只好施展苦肉计了。
一个眼色抛过去,杨太太又是一跪。这一次老板娘的动作很迅速,等她膝盖刚一着地,便拿她硬拖了起来。
“说来说去是我家乃武的错!不该为了一上夹棍,信口胡说,我先替他赔罪;将来等他出来以后,再来谢钱老板的救命之恩。”
“没有这话,没有这话!”钱坦连连摇手,“我怎么救得了他?”
“救得了!一定救得了!”杨太太说。
“一定救得了的!”杨大姐说,“钱老板,只要请你说实话好了!”
钱坦默然。人家的要求并不过分,实话直说,理所应当。可是说了实话会有怎样的后果呢?一想起来,不寒而栗。
杨家多少也了解他的处境。是商量好了来的,由杨大姐与杨恭治姐弟二人,轮番向钱坦央求,说他一说了实话,因为与前供不符,可能会有罪名,但一定设法替他上下打点;如果入狱,无论如何不会让他吃苦头。至于爱仁堂的生意,如果需要帮忙照料,只要他提出可行的办法来,譬如进货要垫本钱之类,杨家亦必定尽力。
另外是杨太太向老板娘下功夫,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诉苦。说到宁波府边知府动刑所受的苦痛,声泪俱下,害得老板娘也陪了一些眼泪。
在这样的情面包围之下,钱坦终于答应:上得堂去,会翻供说实话,杨乃武根本不曾在他店里买过砒霜。只要有这句话就够了!至于未买砒霜而说买过,其故何在,杨家认为不必问,堂上问他,他自然会说另一番实话。此时一问,陡然勾起钱坦的忧虑,大可不必。
等杨家千言万谢的告辞而去,钱坦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言不语,连晚饭都不想吃,只是坐着发愣。老板娘见此光景,唯有极力解劝,而钱坦只是摇头叹气,不断地说:“难做人了!难做人了!”
谁都可以想象得到他的为难。不说实话,对不起杨家,而且从此亦将不齿于乡里;说了实话呢,县大老爷的“纱帽”不保,还牵涉到陈湖等人,他们岂肯善罢甘休?别的不说,堂上一顿板子,就会打得人死去活来。
“难做人”只好不做人了!第二天一早,爱仁堂内哭声震惊四邻,钱老板自己吃了砒霜,报丧条子也送了杨家一张。杨太太大吃一惊!詹善政恰好在姐姐家里,连连顿脚,“糟糕了!糟糕了!”他说,“姓钱的要倾家荡产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