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77 / 116)
“善政!”杨大姐又说,“你要懂我的意思,三百两银子是包给你那位朋友,统统在里头,不过,话不可这么说,这么说人家会不开心。”
“那,大姐,要怎么说呢?”
“你说,一切请他费心。该送多少请他斟酌,如果只要二百两银子,一百两就送给他;如果只要一百两银子,二百两也送给他。”
如此说法,相当动听,但不能深一层去想,倘或要五百两银子呢?李景山不就一无所得了吗?这样转着念头,才知道杨大姐的能干。在“外场”上,手腕决不输与一般的男子。
“唉!”他忽发感慨,“当初事情刚起时,我姐夫不要那样子自负,什么人都不放在他眼里,先虚心跟大姐商量一下,也许只是晦气几两银子,在县里就把这场祸事了掉了!”
“事到如今,也不必谈过去了。总而言之一句话,官司还不算输到底!不过,此刻是要紧关头,一点都放松不得。善政,”杨大姐说,“你要多辛苦,我办不到的事,就要靠你了。”
“那当然。大姐,你倒说,什么事是你办不到的?”
“譬如说,我是叶家的人,有公婆在堂,不能不回去过年,心里想在杭州钉住这场官司,也是力不从心。”
换句话说,是希望他过年不回家,在杭州照料。詹善政心里在想:杨大姐不但能干,而且厉害,城府很深。这一趟如能达成愿望,入狱与小白菜私下一晤,也许有法子说动她翻供,那一来官司就有得打了!
第二天一早,詹善政雇了两个脚夫,挑着名为“条箱”的长方朱漆大木盒到李景山家送节礼。款式周到,还用全帖写了一张礼单:“谨具绍酒成坛、金腿一双、迎春四盆、细点八盒,奉申年禧。”但下面却未具名。
礼物的选定和礼单的格式,都是杨大姐的设计,其中别有深意。她在想,李景山要去托人情,当然先要送年礼,这一层人家想得到,却未见得有工夫去备办;就算有工夫,也耽搁辰光,倒不如连礼单都替他备好。李景山见有现成礼物,只要在礼单上写上他自己名字,立刻就可以送去,也就立刻可以谈正事了。
果然,等詹善政送上银票,再照杨大姐的话说完以后,李景山指着条箱说道:“太客气了!何必还来这一套?不过,我倒有个用处,索性连条箱带人,我都要借用一用。”
“好,好!我叫他们留在这里,听你差遣。”
“你道我为啥要借用你的人?老实说,这四样礼,在我这种身份的人,就算很贵重的了。为了你的事,我这四样礼要转送一个人;至于监狱里要打点,该当多少,我还不敢说。尽力照你所说的数目去办就是。”
“费心,费力!”詹善政抱拳致谢,接着又说,“请问,能不能早点听回音。”
“最迟明天。”李景山说,“或许今天晚上。”他略停一下问道,“你住在哪里?”
“众安桥长泰客栈,宇字五号房间。”
“好!我一有消息就来通知你,你不要走开。”
“是,是!费心,拜托。我在长泰恭候大驾。”
因着事关重大,詹善政、杨恭治陪着杨大姐在长泰枯坐守候,一步都不敢离开。到了中午,正在吃饭时,李景山来了。詹善政丢下筷子去迎接,客气地相邀同餐,李景山摇手说:“不必客气。那位杨大姐在哪里?”
“噢!”詹善政不知道怎么答复了。
“是这样——”
李景山先将接头的情形告诉他——那四色水礼,送到按察司照磨倪槐那里,颇有效验。倪槐很客气地动问来意,而且也很直爽地表示,无功不受禄,李景山送礼,必有缘故。只要他办得到的事,无不可帮忙。
于是李景山率直相告,有如此这般一件事,希望他帮忙。倪槐初闻此语,伸一伸舌头,认为匪夷所思,不过,后来口气却松了。
“他说,他是佩服这位杨大姐,女流之辈,有此胆量、魄力,真还少见,愿意尽力帮忙。不过,他也说,这件事他担的风险很大,不但他自己的前程可能不保,更关乎他的亲家——”
“亲家?”
“是的,亲家。”李景山说,“倒是巧得很,他跟按察司衙门的司狱李佩琼,新近成了儿女姻亲。这件事,大部分的责任都在李司狱身上。”
“照此说来,一定可以成功了?”詹善政很高兴地说。
“也不能这么乐观。总而言之一句话,如果倪照磨去说都不成功,就再也不会成功的了!”
“是,是!路子是走对了。”詹善政又拜托说,“无论如何要请你费心。” ↑返回顶部↑
“那,大姐,要怎么说呢?”
“你说,一切请他费心。该送多少请他斟酌,如果只要二百两银子,一百两就送给他;如果只要一百两银子,二百两也送给他。”
如此说法,相当动听,但不能深一层去想,倘或要五百两银子呢?李景山不就一无所得了吗?这样转着念头,才知道杨大姐的能干。在“外场”上,手腕决不输与一般的男子。
“唉!”他忽发感慨,“当初事情刚起时,我姐夫不要那样子自负,什么人都不放在他眼里,先虚心跟大姐商量一下,也许只是晦气几两银子,在县里就把这场祸事了掉了!”
“事到如今,也不必谈过去了。总而言之一句话,官司还不算输到底!不过,此刻是要紧关头,一点都放松不得。善政,”杨大姐说,“你要多辛苦,我办不到的事,就要靠你了。”
“那当然。大姐,你倒说,什么事是你办不到的?”
“譬如说,我是叶家的人,有公婆在堂,不能不回去过年,心里想在杭州钉住这场官司,也是力不从心。”
换句话说,是希望他过年不回家,在杭州照料。詹善政心里在想:杨大姐不但能干,而且厉害,城府很深。这一趟如能达成愿望,入狱与小白菜私下一晤,也许有法子说动她翻供,那一来官司就有得打了!
第二天一早,詹善政雇了两个脚夫,挑着名为“条箱”的长方朱漆大木盒到李景山家送节礼。款式周到,还用全帖写了一张礼单:“谨具绍酒成坛、金腿一双、迎春四盆、细点八盒,奉申年禧。”但下面却未具名。
礼物的选定和礼单的格式,都是杨大姐的设计,其中别有深意。她在想,李景山要去托人情,当然先要送年礼,这一层人家想得到,却未见得有工夫去备办;就算有工夫,也耽搁辰光,倒不如连礼单都替他备好。李景山见有现成礼物,只要在礼单上写上他自己名字,立刻就可以送去,也就立刻可以谈正事了。
果然,等詹善政送上银票,再照杨大姐的话说完以后,李景山指着条箱说道:“太客气了!何必还来这一套?不过,我倒有个用处,索性连条箱带人,我都要借用一用。”
“好,好!我叫他们留在这里,听你差遣。”
“你道我为啥要借用你的人?老实说,这四样礼,在我这种身份的人,就算很贵重的了。为了你的事,我这四样礼要转送一个人;至于监狱里要打点,该当多少,我还不敢说。尽力照你所说的数目去办就是。”
“费心,费力!”詹善政抱拳致谢,接着又说,“请问,能不能早点听回音。”
“最迟明天。”李景山说,“或许今天晚上。”他略停一下问道,“你住在哪里?”
“众安桥长泰客栈,宇字五号房间。”
“好!我一有消息就来通知你,你不要走开。”
“是,是!费心,拜托。我在长泰恭候大驾。”
因着事关重大,詹善政、杨恭治陪着杨大姐在长泰枯坐守候,一步都不敢离开。到了中午,正在吃饭时,李景山来了。詹善政丢下筷子去迎接,客气地相邀同餐,李景山摇手说:“不必客气。那位杨大姐在哪里?”
“噢!”詹善政不知道怎么答复了。
“是这样——”
李景山先将接头的情形告诉他——那四色水礼,送到按察司照磨倪槐那里,颇有效验。倪槐很客气地动问来意,而且也很直爽地表示,无功不受禄,李景山送礼,必有缘故。只要他办得到的事,无不可帮忙。
于是李景山率直相告,有如此这般一件事,希望他帮忙。倪槐初闻此语,伸一伸舌头,认为匪夷所思,不过,后来口气却松了。
“他说,他是佩服这位杨大姐,女流之辈,有此胆量、魄力,真还少见,愿意尽力帮忙。不过,他也说,这件事他担的风险很大,不但他自己的前程可能不保,更关乎他的亲家——”
“亲家?”
“是的,亲家。”李景山说,“倒是巧得很,他跟按察司衙门的司狱李佩琼,新近成了儿女姻亲。这件事,大部分的责任都在李司狱身上。”
“照此说来,一定可以成功了?”詹善政很高兴地说。
“也不能这么乐观。总而言之一句话,如果倪照磨去说都不成功,就再也不会成功的了!”
“是,是!路子是走对了。”詹善政又拜托说,“无论如何要请你费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