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貅宝宝的九零年代 第2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样煎,一锅最多放三个,?就比之前能一锅煮了的粽子要费时候,九个饼煎了三锅,林建民在旁边掐着表,第一锅用了八分钟,后面两锅都是七分钟,这才出来九个饼,光做就是二十多分钟。
  这要是拿出去二十个,光煎就得快一个小时,更何况那切丝炒馅。
  不过这饼做好后放到锅里煎,倒是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林建民觉得他也能看着。
  林建民看火的时候,周小娥拿了最早一锅里的一个在案板上切成了四块,原本淡淡的五香粉味儿一经切开夹着洋葱的香味儿扑面而来,香的不得了,土豆和红萝卜丝本来就是没有什么味道的食材,可洋葱的香味儿,还真是不一般。
  周小娥还没尝,就决定下回要把洋葱的份量超过红萝卜丝儿,毕竟觉得香才会去尝,咬开了才会在乎好不好看。
  她递给林建民一块,自己拿了一块就着啃了一大口,洋葱被加热以后的汤汁儿渗到了饼皮里,而火候刚刚好的土豆丝儿咬下去还脆,嚼碎了又软糯,虽然跟肉粽没法比,但是跟鸡蛋饼比起来,还真是有一拼。
  林建民看着媳妇儿满脸的享受,他刚把锅里的馅饼翻了个面,就着手正要啃下去,李学兵的小脑袋瓜却从厨房门口探了出来,小家伙一副害羞的样子,滴溜着大眼珠子往里头看。
  林建民那一口酒没咬下去,捏着那四分之一的馅饼凑到了学兵跟前,“怎么了,学兵?”
  李学兵摇了摇头,笑着不说话,在林建民又问了他一遍以后,才伸手指了指他手里的饼,“我能吃这个么?”说完,还不受控制的咽了口唾沫。
  一肚子疑惑的周小娥听见这话,当时就笑了,赶紧拍了林建民一巴掌,“把你那块给孩子吧,乖,这儿做了好多,吃完赶紧再来拿,就是有点烫,慢慢吹着吃。”
  学兵接过林建民手里的那四分之一,用力的点了点头,然后又用力的咬了一口下去,小孩子的嘴巴到底小,兜不住馅饼里的汤汁,顺着他的下巴往下流,周小娥的“别动”还没喊出口,李学兵抬手就拿手背去擦了一下,浅褐色的汤汁被擦去了一部分,剩下的在学兵的脸上留下个印子。
  周小娥把又拿起来的那块递给了林建民,转身拿过灶台上的干净抹布湿了点水,蹲下来给学兵脸上的汤汁儿擦了个干净。
  “慢慢吃,别着急。”
  林建民三两口就吃完了那一块,“别说,这味儿还真不错,比妈那个放凉了的好吃多了。”
  三锅都煎好,周小娥把剩下的面剂子洒了点盐加了把芝麻煎成了烧饼,然后拿盘子装了馅饼,叫林建民端到屋里去。
  周母这会儿也不饿,就是掰下来一口尝了尝味儿,周小娥做完了烧饼到屋里来就着大茶缸子灌了好几口水,才找了张纸笔来,盘算起这土豆丝儿馅饼的价格。
  “今天买了一斤土豆是四个,用了两个按五分钱。”
  “村里的土豆卖不了一毛钱一斤,七八分就得了。”林建民从屋里抱出了刚睡醒的秀秀,小姑娘正揉着眼睛打瞌睡,不过她醒了也不闹,乖得不得了。
  周小娥瞪他一眼,没说话,继续在纸上写,“一斤红萝卜是五个,用了一个,算三分钱,还有这一个洋葱算两分钱吧,五香粉跟调料算一块,拢共加上一毛来,还有面粉两毛一斤算是用了四分之三就是一毛五,一共就是……”
  “四毛钱!”李学兵脱口而出,把大家伙儿都吓了一跳。
  秀秀也不瞌睡了,震惊的盯着他。
  李学兵才六岁,还没上学呢,这算数虽然数字不大吧,可周小娥自己列出来的数字还得一个个往上加,他这么脱口而出,明显是刚才听周小娥说得时候就已经记了下来。
  “了不得啊学兵!”林建民两眼放光的盯着学兵,“你爸妈原来教过你算数么?”
  李学兵摇了摇头,“没有,不过我爸妈在家里算账的时候也会念出来。”
  “这脑袋瓜子,可以啊!”
  林建民抓着学兵狠夸了一通,才又回到了馅饼上头来。
  “这土豆丝儿馅饼一个划下来成本才四分钱多点,咱们卖多少合适呢?这玩意儿家家都会做,不过这卖的便宜了搭功夫不划算,卖贵了就怕别人不来买了。”
  周小娥却摇了摇头,“这个馅饼,就是费时候的吃食,咱们先卖卖试试,要是好的话,我看人家店里头有那种大铁板的摊饼锅,回头咱们也去弄一个装在三轮车上,鸡蛋饼和馅饼一锅烙,又快又省煤,多好!”
  “只不过这馅饼,咱们卖多少合适呢?一毛?”
  周小娥摇了摇头,“这一个饼虽然没啥好东西,但是这好歹能吃饱,你之前帮人家卖卤鸡蛋,一个还卖一毛五呢,根本吃不饱,要不咱们往这土豆丝儿里添点肉沫或者火腿儿什么的,卖到三毛一个,你觉得怎么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