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蔡氏心里咯噔一响, 涌起不好的预感,寻了陆初凌一问,知女莫若母,当即察觉到她神态中的异样, 连恐带吓, 炸出了话。
  蔡氏一阵头晕目眩,这丫头脑子里在想什么。陆夷光是她堂妹,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她既然有所察觉岂能袖手旁观。再退一步来说, 陆夷光是为了她而中计, 真要出了事, 大房岂能不膈应她。
  陆初凌痛哭流涕, 想起符骥可能思慕陆夷光, 她心里头百般不舒服, 一时猪油蒙心,就把那点怀疑压了下去。
  蔡氏带着陆初凌去了公主府道歉, 既然南康长公主特特让丁香来传了话, 她不敢心存侥幸之心。
  蔡氏活了近四十年, 就没这么丢人过, 只恨不得挖条地缝钻进去。长房一直以来对他们二房照顾有加,尤其进京之后,在儿女婚嫁上也不遗余力地帮忙,可她的女儿却恩将仇报。
  幸好没有酿成大错,长房也没跟个孩子计较,她却不能没事人似的,当着南康长公主的面她打了陆初凌的手板子,又拿着藤条抽了她的小腿。
  经此一事,蔡氏再无颜继续在京城待下去,之前还想着替女儿在京城找人家,日后请大房照拂,如今哪里还有这脸皮麻烦人家。
  蔡氏正准备带着儿女离开京城返回的大同,恰逢传来方茴被判流放的消息,陆初凌惊惧之下病倒,一家人的行程也因此被耽搁。
  这一耽搁,就耽出了事,不过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经过半个月的时间,无论是堂堂后族千金被流放还是齐王忤逆被圈禁亦或者陆夷光因祸得福再升封邑,提起的人越来越少,这京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新鲜事。
  当下最新鲜的事就是皇帝万寿节快到了,他老人家想送自己一份礼物,准备在西苑再修一座规模宏大的道观。
  陆徵愁上了,这银子皇帝想从国库调取,可户部哪有这么多银子,偌大的国家,东边水灾西边干旱,军费,俸禄,封邑,建皇陵,炼制丹药……哪哪都要用钱。尤其还摊上一个喜欢修仙问道的皇帝,前年西苑刚修了一座登仙台,每年炼丹的费用也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国库委实不丰,哪个地方都挤不出这么一笔银子来。陆徵正烦着,还有人不怀好意的撺掇他劝谏皇帝。
  陆徵敷衍了过去,当今圣上做了三十多年的龙椅,乾纲独断惯了,不容人置疑。
  虽然心里不赞同,但是陆徵不会为了一座道观去皇帝触霉头,他走的并非诤臣这条路。国库没银子,一些人有的是银子。
  陆徵趋利避害不做那出头鸟,不过文武百官里自然有敢于直言的,第一个站出来是素有刚正之名的包御史。
  皇帝难得上一次大朝会,就被包御史喷了一脸。
  包御史忍很久了,当年多英明神武的一位君王,攘外安内,海清河晏,怎么突然堕落了呢,见天儿修仙问道求长生,不惜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悲从中来的包御史怆然悲哭,“陛下岂能为自己的长生之梦,牺牲百姓福祉,枉顾国运,长此以往,臣恐国将不国。”
  皇帝龙颜大怒,若非几位重臣劝谏,包御史险些被推出午门斩首。
  大朝会不欢而散,回到养心殿时皇帝依然余怒未消,怒声道,“朕早晚杀了这个老匹夫!”
  陆见深目光微动,拱手道,“如此岂不正中包御史下怀。”
  皇帝眯了眼盯着陆见深。
  陆见深不慌不忙道,“微臣听闻包御史以前唐文贞公为楷模。”
  前唐文贞公,魏征,一旦名相,以敢于直谏流芳百世。
  包鸿想当魏征,却无魏征之才,只有魏征之勇,杀了他,便成全了他忠臣的名声。老匹夫成了忠臣,自己不就成了昏君。
  皇帝指了指陆见深,“你小子拐着弯替他求情呢!”
  陆见深躬身,“包鸿死不足惜,陛下英明却不容有失。”
  英明,皇帝意味不明地笑了笑,坐在明黄的龙椅上,“若是包鸿死谏,难不成朕为了他那条命,就要妥协,那从此以后岂不是是个人都能裹挟朕。”
  “陛下乃九五之尊岂能受人裹挟,只微臣觉得陛下也犯不着成全沽名钓誉之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