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高手(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些人说,沈志成就有滋有味的听着。
  别人说的口干舌燥的,连个水都没有,他身边,是茗子香,糕饼软,那格蕾丝就差给他捶腿松骨加按摩了。
  说了釉色,又说烧制。
  钧瓷的烧土,都是特别的土壤混制的,而且为了艺术效果,上釉的时候,还比较厚,高温之下,首先得有色,才是型,跟里。
  简单点说,这两件钧瓷的烧制,火有点推的猛,里外烧的有点大,摸着手感就不如真品那么细腻。
  最后还有那个款,说的也是造假方面的一些意见等等。
  其实他们说的,老沈都知道,而且进门时候的第一眼就看出来是赝品了。
  为啥让大伙说,他是另有所图。
  能看出这两件东西是赝品的,这不奇怪,能看出那块不对的,也很正常,可能看出这到底是什么赝品的,还是一个都没有。
  这也让沈志成心里有了个底,他猜测的几乎是没什么错。
  轮到他说话了,老沈直接就是演讲模式开启了。
  “其实各位说的,都不错,可又不完全对,我还想问问大伙,可知道古玩造假四大家族?”
  年轻点的鉴定师,可能不知道,上了岁数的,都有所耳闻。
  这其中,包括江南的杜家,北方的曾家,两湖地区的御家,还有两广地区的花家。
  今天老沈要说的,就是这两湖地区的御家。
  这是个有点神秘的古玩家族,从汉代开始,家族里的人就为当时的皇室,烧制用器。
  皇帝高兴,就特别赐给了这个一个姓,‘御’。
  于是这家族的后人都姓御,并且一直都为各个朝代的皇室进行服务。
  一直到了元朝初期,外敌入内,御家不在给当时的皇朝贡献传承的技艺,家族几乎被屠戮殆尽,而核心的技术,也未能保住,只有部分的残技,还有传承。
  御家后代的人,一直都想把当时的技艺再现世间,可没有了核心的技术,无论如何的制造,都无法再现当年的精彩与绝伦。
  时代的发展,御家烧制的技术,虽然与真品瓷器无法相比,可他们也算是有制作技术的一代人。
  烧出来的东西,还是很有艺术成分在里面的。
  然而,毕竟没有当年的精髓在其中,又不想当工艺品卖白菜价,就开始添加了做旧,等等其它比较常见的造假手段。
  因为他们的赝品,制作工艺还是可以的,虽然不能以假乱真,可一般的鉴定师,还真的看不出来。
  就像眼前的这两件钧瓷,这是御家在二三十年代的制作的钧瓷赝品,而且从制作的手艺上看,还不是御家大师父的手笔,应该是学徒做的。
  否则的话,那釉色,烧制方面,不能如此的粗糙。
  当然,这种粗糙也就是沈志成能看的出来,那些鉴定师说的,根本就不在这茬上。
  他们说的颜色比较厚,看不出钧瓷的细腻与豪气,火辣等等,都不是沈志成眼里的粗糙。
  而老沈说的粗糙,就是御家几代人都想改变的技艺,无论是御家的大师父,还是有天赋的学徒,他们没的掌握传承的釉色体系,只能是摸索。
  这个过程可不是几年,或者十几年就能搞定的,御家用了几十年,还是烧不出当年的完美,就说眼前的这两尊钧瓷,用鬼眼跟花手秘籍两下来看,缺点一大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