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是这样,沈桑榆现在手里的这个中秋帖又怎么解释?
  王献之他爸就是著名的王羲之,写过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东晋生人。
  东晋的时候还没有宣纸,只有粗糙不成型的纸本。
  和沈桑榆手上的可以对应,总不能华国博物院那个是假的吧。
  毕竟舍利眼看到的金雾,也能直接证明,这张中秋帖,才是真品!
  沈桑榆觉得她的脑子怕不是被丧尸吃了,怎么也想不明白其中的关窍。
  她翻来覆去的摆弄手上的东西.......
  她忽然想起来,前世在京城博物馆工作的时候。
  听过书法部的研究员讨论过华国博物院的书法藏品,当时好像有个老师就提出清宫藏的很多书帖真伪都存疑。
  毕竟,皇帝说是真的,写史书的人能敢说是假的吗?
  王献之的《中秋帖》,很可能是北宋书法家米芾的仿作,被某位喜欢盖章的皇帝,多次品鉴。
  再加上除了这一张中秋帖外,再没出现过别的,华国博物院也就顺理成章的沿用了清宫的记载。
  沈桑榆想明白这一切,只觉得手上的草书贴有点烫手了。
  她,这不是打了那些研究员的脸吗?
  沈桑榆拍了一张照片发给刚离开的杜岩松,谁叫她只认识这么一个京城古玩界的大佬呢!
  ***
  华国博物院。
  杜岩松骄傲的像只——老孔雀。
  带着战利品,也就是沈桑榆上交的青铜酒器走进办公室。
  “老杜啊,拿什么好东西回来了,快给我看看!”
  “去去去,边上去。这可是我徒弟上交的。”
  杜岩松抱着好几十斤的青铜器,灵活的不像个快80的老头。
  沈桑榆要是听到‘徒弟’两个字,估计要无语了,谁答应了啊!
  “老杜,你就瞎扯吧,你有徒弟我能不知道?”
  丁孟趁杜岩松不注意,一把抢过他怀里的东西。
  “哎呦!还挺重,我就看看,老杜,你松手!”
  两个年纪加起来一百多岁的老头,因为一只青铜酒器在办公室上演起了追逐战......
  办公室里一些四五十的研究员还有他们的学生,都表示他们已经习惯了!
  杜岩松毕竟上了年纪,“给你看给你看”。
  “哎?老丁,你看看这图片,像不像三王的草书?”杜岩松已经看到了沈桑榆给他发的信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