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侯门庶媳 第5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见儿子走了,明定赶紧觑了觑玉然,见她正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这可不是什么好脸色,明定吓得一激灵,赶紧狗腿的跑过去证清白:“然然,这些天我确实是在忙公事啊,可没出去瞎混,你可别乱想啊。”
  玉然斜着眼睛看着他道:“忙公事?你也不是整天忙得一点空儿都没。公务闲暇找找红颜知己,那也是美事一桩不是?”
  明定赶紧指天指地的发发誓:“真没有,然然,真没有,你可不能冤枉我啊。”说完,见玉然还是不松脸色,明定急得团团转,看到针线簸箩有把剪刀,拿起来就要往自己身上戳。
  玉然急得大叫:“你这是干什么?”明定道:“你不相信我,我扎给你看,我的心是不是红的。”见明定这急样儿,玉然好笑道:“你也太不经逗了,你去哪儿,我能不知道吗?”
  明定大急:“搞了半天,你逗我玩儿呢。”说着,一下滚到玉然怀里,拉过玉然的手放在自己的胸膛道:“我的心好痛,然然,你可得好好揉揉才好。”
  玉然笑着拍了他两下:“好了,好了,别做怪了,快起来吧。天儿也不早了,明早又要早起,赶紧歇息去吧。”
  明定起身一边走一边嘟囔道:“也好,也好。呆会你可得好好给我赔我才是。”玉然轻呸了一声儿:“谁让你如此心虚的,不会是做贼心虚吧。”
  明定听了一把扛起玉然往卧房走去:“我还用得着做贼吗。我光明正大。”不顾玉然的尖叫,将玉然扔到床上,就扑了上去。玉然百般抵赖,到底让这厮得手了。一时事毕,玉然累得腰酸背痛,忍不住吐槽道:“你说你整天这样忙,怎么精力还这样好呢。”
  明定听了,得意的笑道:“那是,你也不看看你男人我是谁,再累,办你这点儿力气还是有的。”玉然听了恨恨的拧了把明定,满意的听到他的痛呼声才放手。
  明定拍拍玉然道:“睡吧,这些天也辛苦你了。明儿个我早点回家,在成成下学前我必回家,必是要等着跟成成一起吃晚膳的。”
  玉然听了,不经意的点点头。等等,下学?上学?哎呀,自己刚才跟明定说了半天儿,也没说到点子上。如何将种植技术推广开?简单,让每个村都教出来几个技术员不就行了。
  想着这个,玉然睡意全飞。赶紧兴戳戳的给明定说了起来。明定一听,也是点头赞好。这样,省时省力,又能很好的教会别人。
  于是,明定觉也顾不上睡了。翻身爬起来,就开始拟具体事项。玉然见明定如此有兴致,便也批衣起来出主意。
  玉然认真的回想了下现代技校培训的模式,又结合现在的实际情况,一一的写下来,然后又跟明定细细商讨具体细节。一样一样的写好后,又回头斟酌添减。时至半夜,才算完成。
  第二天上衙,明定跟众人说起晚稻、冬麦的种植推广的事儿,也是众说纷纭,但都各有不足。最后,见吊足了众人胃口,明定才说出了昨晚跟玉然商讨的方法。
  孟会全听得眼睛一下就睁大了,待到明定拿出跟玉然拟定的教人种植的手稿时,孟会全整个眼睛都变成灯笼了:“好好,大善。”
  第九十七章
  孟会全将手稿细细的看了遍,真是觉得这主意太精妙了,于是,孟会全十分恭敬的朝明定拱拱手道:“大人真乃奇才也,如此绝妙的主意竟也想出来了。”
  明定大是得意,可想着这其中有自家老婆的太半功劳,可不能埋没了去,于是故作谦虚的道:“你过奖了,过奖了。这其实也不是我想出来的,这主要是内人想到的,我从中添减一二罢了。”
  听得,这主意竟是玉然想出来的,孟会全对着明定叹道:“尊夫人真乃奇女子也,真是让我等钦佩不已。”赞完了,又拿着这份手稿上列的事项再一样样的找人斟酌修缮。
  天公做美,收稻谷时节连着几个大晴天,正是收割的好时侯。明定又一次来到地头验收成果,晚稻收成毫无悬念,果然不出所料,收成完全能达到早稻的水准。
  果真成功了,明定高兴的开怀大笑,当场大手笔的一通赏下去,众人更是欢声雷动,大呼明定青天大老爷。
  来不及多庆贺,赶紧想办法推广种植种冬小麦了。因想着现在时间比较赶,也没打出名气,普通民众最是担心怕事儿的,强制让他们种,说不定会适得其反,要是认为知府老爷又是变着法子刮地皮就麻烦了,
  因此,明定决定先在江城府城附件找个村子先试种。但这个村子不能太小,太小了,显不出成果,影响力不够大。找地的事儿,孟会全在行,就由他按明定提出的要求去找。
  很快,第二天孟会全就跟明定回话,他准备将地点选在包家村,这个地方离江城也就二十里地,村子方圆有有上千亩地。
  孟会全兴奋的报告后,问道:“大人,我们是否现在就下令让包家村的人今冬全部种小麦。”明定摇摇头道:“不急,我们还得细想想,这事儿毕竟没有先例的,民众难免会有顾虑之情。”
  孟会全也知这个理儿,不能好心办坏事儿,还得再斟酌下。明定左思右想没有万全之策,于是回家想找玉然说说,说不定能商议出好办法来。
  见明定大中午都跑回来,玉然还颇是奇怪:“怎今儿个回来的这么早?”本就是回来找她的,明定也毫不磕绊的说了起来。
  听完明定的顾虑,玉然心中暗道,看来,这家伙这几年也真的历练出来了,知道谨慎行事了。
  此事看似不大,但其中的凶险可不小,民众见识不多,口袋里的钱粮更不多,所以胆子很小,因为他们承担不起太多的风险,任何他们看不见的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是风险。所以,此事,处理不好,必然会遭到他们的抵制,毕竟这关系到他们的身家性命,关系到他们明年有没有饭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