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休,但成为女帝 第4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实在不甘心。
  毕竟,太原王氏并非没有做出过让步,可谢瑾却始终不肯松手放权——他宁愿将权力送给那个无能的天子,也不肯与太原王氏一道分享。
  圣人刚刚践祚的时候,王氏诸人觉得,只要与谢瑾一条心,便总会得到利益,纵然不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也不会差得太多。
  可谢瑾实在太难讨好了。
  他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行事规则,太原王氏很难从他这里获得“不合宜”的利益。
  更何况,如今高平郗氏卷土重来,带着那群粗野的北府后人,硬生生将王含逼出了京口。
  郗氏本就令人忌惮,更何况,谢家与之,可是两重的姻亲。
  有这么一股势力在,太原王氏如何还能在谢瑾当轴主政的江左出头?
  好在郗氏的崛起,也给了太原王氏一个绝佳的机会。
  谢瑾执意与郗归成婚,于政事之外,再度沾染兵权。
  谢墨与北府两股势力的存在,无可避免地加深了圣人对陈郡谢氏的忌惮。
  而太原王氏,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作为圣人信任的外戚,博取一个壮大的机会。
  谢家势大,王氏若想与之对抗,不仅要取得圣人的支持,还要联合其余世家,一道形成合力。
  迁徙淮北流民之事,恰好给了他们一个机会。
  先前圣人欲发三州世族僮客北渡作战,大大引起了世家们的警惕。
  他们恨不得瓜分掉圣人手上仅有的那点权力,却丝毫不愿意为圣人、为江左付出丝毫利益。
  在农业社会,人丁作为劳动力,是最大的流动财富。
  没有世家愿意白白付出自己的部曲,将之填在江北无情的战场上。
  人人都想着:“凭什么是我?”
  他们不但不想付出部曲,还想借着江北战事的机会,低价买入逃难流民,补充奴隶部曲的数量。
  然而朝堂之上,谢瑾却劝说圣人迁徙淮北流民至京口。
  一旦淮北流民安然无恙地到达京口,又有谁会甘愿卖身为奴,世世代代低人数等?
  世家们气愤极了,在他们看来,陈郡谢氏已经获得了太多的东西,凭什么还要从他们口中夺食?
  这种情形下,太原王氏很快就纠集了一众世家,在朝堂上大力反对徙民之议。
  他们并没有直接将矛头对准谢氏,而是瞄准了京口。
  王含作为昔日的徐州刺史,率先在朝上发出了反对之声。
  “当日京口地动,半日之间,上万青壮一朝而集,简直耸人听闻!”
  王含一开口,便引发了轩然大波。
  尽管连日以来,朝中诸臣都对北府旧部后人有所耳闻,但知情者无不讳莫如深,这些人谁都没有想到,传言竟然并非夸张,京口竟然当真藏着上万名青壮。
  “圣人,臣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分虚假。臣于徐州居官多日,三吴粮谷转运建康,京口是枢要之地,是以臣甫一就任,便格外注重粮谷之事。可即便如此,还是没有察觉这上万青壮的踪迹。”王含恳切地看向圣人,“凡人肉身,无一不需饮食。若非刻意隐瞒,如此多的青壮,如此巨大的粮米往来,臣怎会不知?臣身为徐州刺史,固然犯了失察之罪,可高平郗氏偷偷豢养如此之多的青壮男子,实在是狼子野心哪!郗岑谋逆在前,郗声蓄兵再后,高平郗氏如此行径,朝廷安能再徙流民为其增援?请圣人明鉴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