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一点简单来说,就是文物本身给大众的固有印象就是一种承载着历史的物件,看起来离普通人太过遥远,无法真正贴近个人的生活。而针对这一点,我翻了一些资料,以及查了近年的一些比较可信的行业发展数据,我觉得,如果要改变大众对文物的传统的,固有的观念,我们就必须让历史和文物融入生活,而文创产品,就是我们博物院的突破口。”
  “第二点,我们要让大众了解文物修复师这个职业,就不能选择等他们来了解,而是要主动去宣传咱们这个职业,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且喜欢,最后加入这一行。”
  孟熙和说了一大堆之后,停顿了片刻,才又说:“我觉得,我们可以试着拍摄禁宫的文物修复系列的纪录片。”
  他这一番话说出来,大家面面相觑,似乎都觉得有道理。
  “这个想法啊,是好的。”孔令秋端起摆在手边的茶杯喝了一口,放下时,终于开了口。
  “但咱们要拍,肯定要拍好,决不能丢了咱禁宫的脸面,可这要拍得好,资金就花费不少,咱们今年,没有那么多可用的资金。”孔令秋摇了摇头,有些惋惜,“我叫小孟跟大家说说呢,就是想让大家安下心,先别着急,文物修复这一行啊,迟早会被大家看见的,我呀,跟上边儿再申请申请,估计明年也就下来了。”
  院里的资金一向都是用来修复文物的,这么多年,也没有向上头申请过别的方面的款项,但孔令秋想着,这也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程序上花费的时间有点久罢了。
  “可要是等到那个时候,这热度不就降下去了吗?”童家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一说,大家又觉得是那么回事。
  这网上的事一茬借着一茬,大家又怎么会一直关注着禁宫的这些事。
  在孟熙和说话的时候,谢明澈一直在认真听着,而听的时候,他也在分析。
  纪录片,或许真的是文物修复行业的转折点。
  “我可以出资拍摄。”他的手指轻轻地扣了扣桌面,忽然说道。
  他这一句话说出来,大家的目光都再次聚集到他的身上,或多或少的,都带着几分惊讶。
  “明澈?”田荣生是最惊讶的。
  “家林说得没错,既然孟师兄的方案是可行的,那么我们就不能等。”
  谢明澈的语气很认真。
  这场会议持续了一个小时,最后终于有了决定。
  由谢明澈出资,为禁宫分集拍摄纪录片,具体事宜都被孔院长交给了孟熙和处理。
  会议结束后,谢明澈跟着田荣生往外走。
  田老头乐得不行,“明澈,你这两年到底赚了多少钱?都能出资给咱禁宫拍纪录片了?你小子,不显山不露水的,闷声暴富啊?”
  “投资赚了点钱。”谢明澈简单地解释了一句。
  廊外下起了绵绵细雨,谢明澈将工作人员特意摆在廊外的备用雨伞撑起来,大半都遮在了田荣生那边,他右半边身体已经淋湿了些。
  但他并不在意。
  田荣生把这一切都瞧在了眼里,他伸手把谢明澈握着伞柄的手往右边推了推,又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你说你啊,到底是外冷内热。”
  他这个徒弟,有本事得很。
  逢年过节的,哪次到他家里来手里不是提着挺贵重的礼物?却到底不见他回过谢家几趟,就是过年,也只回去见一面谢家那位老太太,连夜都不过,就又自己回来了。
  都说他身上没有人气儿,心性凉薄,田荣生却知道,他那是分人。
  今天这件事,他又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揽下这件事,也是真的想让文物修复这一行被更多人知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