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本宫让他有去无回!(2 / 4)
眼下忆起往事,建文帝的脸一阵青一阵红。
朱桓轻笑,双手悠然负于身后,谦卑笑容下藏着的是勃勃野心:“皇上,您要拿回禁军统管大权,微臣本该毫无异议全力配合,可皇上您也常说君无戏言,那时那么多人都曾听过您永不收回禁军统管大权的口谕,如今您出尔反尔,恐怕会让您一诺千金的形象在朝臣们心目中大打折扣。”
“微臣不才,不敢叫皇上为了微臣有损英名,所以微臣请皇上收回成命。”
最后四个字,朱桓说的近乎一字一顿。
即便他笑意浅浅,但字里行间的压迫力却溢于言表,丝毫不顾忌他跟建文帝悬殊的地位。
建文帝顿时语塞,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懊丧,他看着一脸淡然的朱桓,心潮起伏。
朱桓的威胁之意昭然若揭,事已至此,他终于明白什么是养虎为患,是自己盲目的信任酝酿了滋养朱桓贪欲的沃土,是他的放纵一步一步造就出今时今日不可一世的朱桓。
如今朝堂上大半势力都落入朱桓手中,他若是和朱桓决裂反目,有多少人会站在他这边?
建文帝的眼中有风暴迭起,他冷冷地望着朱桓,一颗心不断地往山底下沉坠落。
就在建文帝想妥协的时候,萧凤卿却低低笑了一声,饶有兴味地睇着朱桓:“朱督主,你这话好生不要脸。”
朱桓眼稍一掠,淡淡地看向萧凤卿。
萧凤卿面容冷肃,沉声道:“父皇是君,督主是臣,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大楚是父皇的大楚,禁军的主人亦是父皇,而今,他这个做主人的要拿回禁军是天经地义,莫非还得经过朱督主首肯?督主倘若真这么想,那可就托大了,好比回雁峰的宝藏,督主知情不报,难不成还想据为己有?”
建文帝听完顿觉身心舒畅,面色稍霁,连带着对萧凤卿的不满都减轻了几分。
此时的建文帝一心想借着萧凤卿的口舌收归禁军兵权顺便挫一挫朱桓的嚣张气焰,全然忘记了自己是最该提防萧凤卿的人。
晏皇后眉心微动,美眸中闪过冰冷的怒火。
这一生,她没几件后悔的事,其中最后悔的一件就是没在萧凤卿小时候让他暴毙而亡。
并不是萧凤卿令她心生忌惮,而是晏皇后过惯了顺风顺水的日子,她习惯将一切掌控在手心,稍有变数便忍不住想摧毁。
睿王冷盯着萧凤卿,神色森森。
晏皇后说的对,比起懦弱无能的太子,萧凤卿才是他最强大的对手。
太子袖手旁观,眸光连闪,他觉得自己使唤萧凤卿当前锋掠阵的想法尽管是兵行险招,可也不算全无收获。
晏凌静默地驻足屏风旁,眼波流转,把在场者的神情变化悉数纳入眼底。
朱桓拂了拂衣袖,笑颜不改:“微臣岂敢托大,只是皇上金口玉言在前,微臣委实不希望皇上在天下臣民面前背信弃义。再者,关于回雁峰的宝藏,微臣也是前些日子才偶尔得知,是真是假尚未查明,若贸然上奏皇上,岂不是给皇上徒增纷扰?”
建文帝恍惚了一阵,神情越发阴沉。
朱桓这话一语双关,既点明了他执意收回禁军统管大权是言而无信,又旁敲侧击地讽刺了他见不得光的过去,暗指他就是个卑劣小人。
“笑话。”萧凤卿不屑地扬唇,唇边有冷弧点点:“本王长这么大,倒是第一次听见主人在自己家里想用一样东西,还需要门口经过的路人同意。”
说着,萧凤卿施施然转身面向众人:“本王孤陋寡闻,就是不知你们可有曾听过这道理?”
他面容染笑,姿态闲适,气势却是凌厉于众人之上。
这一刻,晏凌仿佛从他身上清晰窥见了未来天下之主的模糊影子。
他生来就是明珠蒙尘,终有一日能绽放熠熠光华,照亮这浮云蔽日的世间。
太子隐隐嫉妒萧凤卿浑然天成的凛凛威仪,不过他还记得自己和萧凤卿是一伙的,是以轻笑出声:“孤见识浅薄,也没听过这说法,二皇弟呢?二皇弟学识渊博,或许听到过。” ↑返回顶部↑
朱桓轻笑,双手悠然负于身后,谦卑笑容下藏着的是勃勃野心:“皇上,您要拿回禁军统管大权,微臣本该毫无异议全力配合,可皇上您也常说君无戏言,那时那么多人都曾听过您永不收回禁军统管大权的口谕,如今您出尔反尔,恐怕会让您一诺千金的形象在朝臣们心目中大打折扣。”
“微臣不才,不敢叫皇上为了微臣有损英名,所以微臣请皇上收回成命。”
最后四个字,朱桓说的近乎一字一顿。
即便他笑意浅浅,但字里行间的压迫力却溢于言表,丝毫不顾忌他跟建文帝悬殊的地位。
建文帝顿时语塞,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懊丧,他看着一脸淡然的朱桓,心潮起伏。
朱桓的威胁之意昭然若揭,事已至此,他终于明白什么是养虎为患,是自己盲目的信任酝酿了滋养朱桓贪欲的沃土,是他的放纵一步一步造就出今时今日不可一世的朱桓。
如今朝堂上大半势力都落入朱桓手中,他若是和朱桓决裂反目,有多少人会站在他这边?
建文帝的眼中有风暴迭起,他冷冷地望着朱桓,一颗心不断地往山底下沉坠落。
就在建文帝想妥协的时候,萧凤卿却低低笑了一声,饶有兴味地睇着朱桓:“朱督主,你这话好生不要脸。”
朱桓眼稍一掠,淡淡地看向萧凤卿。
萧凤卿面容冷肃,沉声道:“父皇是君,督主是臣,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大楚是父皇的大楚,禁军的主人亦是父皇,而今,他这个做主人的要拿回禁军是天经地义,莫非还得经过朱督主首肯?督主倘若真这么想,那可就托大了,好比回雁峰的宝藏,督主知情不报,难不成还想据为己有?”
建文帝听完顿觉身心舒畅,面色稍霁,连带着对萧凤卿的不满都减轻了几分。
此时的建文帝一心想借着萧凤卿的口舌收归禁军兵权顺便挫一挫朱桓的嚣张气焰,全然忘记了自己是最该提防萧凤卿的人。
晏皇后眉心微动,美眸中闪过冰冷的怒火。
这一生,她没几件后悔的事,其中最后悔的一件就是没在萧凤卿小时候让他暴毙而亡。
并不是萧凤卿令她心生忌惮,而是晏皇后过惯了顺风顺水的日子,她习惯将一切掌控在手心,稍有变数便忍不住想摧毁。
睿王冷盯着萧凤卿,神色森森。
晏皇后说的对,比起懦弱无能的太子,萧凤卿才是他最强大的对手。
太子袖手旁观,眸光连闪,他觉得自己使唤萧凤卿当前锋掠阵的想法尽管是兵行险招,可也不算全无收获。
晏凌静默地驻足屏风旁,眼波流转,把在场者的神情变化悉数纳入眼底。
朱桓拂了拂衣袖,笑颜不改:“微臣岂敢托大,只是皇上金口玉言在前,微臣委实不希望皇上在天下臣民面前背信弃义。再者,关于回雁峰的宝藏,微臣也是前些日子才偶尔得知,是真是假尚未查明,若贸然上奏皇上,岂不是给皇上徒增纷扰?”
建文帝恍惚了一阵,神情越发阴沉。
朱桓这话一语双关,既点明了他执意收回禁军统管大权是言而无信,又旁敲侧击地讽刺了他见不得光的过去,暗指他就是个卑劣小人。
“笑话。”萧凤卿不屑地扬唇,唇边有冷弧点点:“本王长这么大,倒是第一次听见主人在自己家里想用一样东西,还需要门口经过的路人同意。”
说着,萧凤卿施施然转身面向众人:“本王孤陋寡闻,就是不知你们可有曾听过这道理?”
他面容染笑,姿态闲适,气势却是凌厉于众人之上。
这一刻,晏凌仿佛从他身上清晰窥见了未来天下之主的模糊影子。
他生来就是明珠蒙尘,终有一日能绽放熠熠光华,照亮这浮云蔽日的世间。
太子隐隐嫉妒萧凤卿浑然天成的凛凛威仪,不过他还记得自己和萧凤卿是一伙的,是以轻笑出声:“孤见识浅薄,也没听过这说法,二皇弟呢?二皇弟学识渊博,或许听到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