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我们母子还不如她的一条狼犬?(5 / 6)
话音刚落,晏凌随即忆起萧凤卿曾经的揶揄,他说让她别肖想连西施都没有的东西。
心中的郁卒更深了几分。
昨晚亲手端一碗避子汤给她,今日就醉翁之意不在酒地找工匠修缮王府,这打个巴掌再给一颗糖的把戏他真的屡试不爽。
紫苎一听晏凌这口吻就晓得自己说错话了,求助地睃向绿荞,绿荞叹了口气,时至今日,她也不太懂晏凌的心意了。
“王妃,咱们去哪儿?”绿荞给晏凌沏上一壶凉茶,岔开话题:“您自打来了骊京还没在这儿好好转悠过,不如我们今天趁此机会四处看看?反正天气也没有那么热了。”
晏凌迷茫:“我也不知道去哪儿。”
她在骊京并无故人旧交,卫国公府是她娘家,可没了亲娘在,所谓娘家终究是差了点味道。
心念一转,她忽道:“咱们去卧佛寺。”
自从天雷劈倒卧佛寺的金像又闹出太子妃的死讯后,卧佛寺在骊京的声望就受到了不大不小的波及,幸好卧佛寺是太祖入世的地方,仍旧有不少百姓推崇万分。
正好有时间,晏凌想亲眼见识下,镇北王冤魂索命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样的。
马夫平稳地驾着马车朝卧佛寺而去。
行到一半,忽而听到后方人群中传来了叫嚷声以及马蹄沉闷的触地声,两者交织在一起,极其喧闹混乱。
“滚开!一群不知死活的贱民,你们全都快给本官滚开!”
尖细的男声像下蛋的母鸡闯进耳朵。
绿荞蹙眉,起身去拉车帘:“是谁又在惊马?”
车帘掀起,入目的是一队头戴尖帽的番子,他们飞驰而过,马蹄带起的疾风扬了沙尘,刮得车帘一卷。
“东厂……”
话还没说完,前头的马匹骤然高嘶,车厢猛地一晃,紧接着就往路边偏去。
绿荞顿时被猛烈的冲撞力拍出了车厢。
晏凌眼疾手快,抓牢榻沿稳住身形之际又使劲儿拉回了半个身子滚出车厢的绿荞。
在车厢即将触地的那一刻,晏凌眸光一冷,只手撑住车辕,抱着绿荞一跃而出,又堪堪接住了滚落车厢的紫苎。
“谢王妃!”紫苎惊魂未定地喘着气。
晏凌张望四周,周遭不少围观人群,他们除了对宁王府倾倒的马车指指点点,目光更多的却是投向那队横冲直撞的东厂番子。
马影迅如雷电,尘土飞扬,有五个衣衫褴褛的人被吊在他们的马臀后,随着疾行烈马在地面犹如蚂蚱拖过,留下一行触目惊心的血线。
孩童惊惧的哭声猛起,晏凌转眸,一个幼小的孩童摔倒在路中央,而番子的马奔势不减,只差不到半丈的距离就要踩碎那孩童的头。
晏凌怒声道:“岂有此理!”
街边恰好有家绸缎铺,她健步如飞地拽下大门口悬挂的红绫,蕴满内力,甩出红绫,将它掷向啼哭不止的孩童。
红绫被倾注了内力,仿佛柔韧的缎带缠绕住了孩童的腰,同一瞬,侧方向又有另一道鞭影灵蛇般掠来,束住了孩童的双肩。
似乎是心有灵犀,红绫与鞭子不约而同地拉起了孩童,又同时把他往回牵。
晏凌侧目,映入眼帘的是一名十四五岁的少女,身穿玫红色绣折枝梅花骑装,梳着俏丽的回心髻,明眸皓齿,珠圆玉润。 ↑返回顶部↑
心中的郁卒更深了几分。
昨晚亲手端一碗避子汤给她,今日就醉翁之意不在酒地找工匠修缮王府,这打个巴掌再给一颗糖的把戏他真的屡试不爽。
紫苎一听晏凌这口吻就晓得自己说错话了,求助地睃向绿荞,绿荞叹了口气,时至今日,她也不太懂晏凌的心意了。
“王妃,咱们去哪儿?”绿荞给晏凌沏上一壶凉茶,岔开话题:“您自打来了骊京还没在这儿好好转悠过,不如我们今天趁此机会四处看看?反正天气也没有那么热了。”
晏凌迷茫:“我也不知道去哪儿。”
她在骊京并无故人旧交,卫国公府是她娘家,可没了亲娘在,所谓娘家终究是差了点味道。
心念一转,她忽道:“咱们去卧佛寺。”
自从天雷劈倒卧佛寺的金像又闹出太子妃的死讯后,卧佛寺在骊京的声望就受到了不大不小的波及,幸好卧佛寺是太祖入世的地方,仍旧有不少百姓推崇万分。
正好有时间,晏凌想亲眼见识下,镇北王冤魂索命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样的。
马夫平稳地驾着马车朝卧佛寺而去。
行到一半,忽而听到后方人群中传来了叫嚷声以及马蹄沉闷的触地声,两者交织在一起,极其喧闹混乱。
“滚开!一群不知死活的贱民,你们全都快给本官滚开!”
尖细的男声像下蛋的母鸡闯进耳朵。
绿荞蹙眉,起身去拉车帘:“是谁又在惊马?”
车帘掀起,入目的是一队头戴尖帽的番子,他们飞驰而过,马蹄带起的疾风扬了沙尘,刮得车帘一卷。
“东厂……”
话还没说完,前头的马匹骤然高嘶,车厢猛地一晃,紧接着就往路边偏去。
绿荞顿时被猛烈的冲撞力拍出了车厢。
晏凌眼疾手快,抓牢榻沿稳住身形之际又使劲儿拉回了半个身子滚出车厢的绿荞。
在车厢即将触地的那一刻,晏凌眸光一冷,只手撑住车辕,抱着绿荞一跃而出,又堪堪接住了滚落车厢的紫苎。
“谢王妃!”紫苎惊魂未定地喘着气。
晏凌张望四周,周遭不少围观人群,他们除了对宁王府倾倒的马车指指点点,目光更多的却是投向那队横冲直撞的东厂番子。
马影迅如雷电,尘土飞扬,有五个衣衫褴褛的人被吊在他们的马臀后,随着疾行烈马在地面犹如蚂蚱拖过,留下一行触目惊心的血线。
孩童惊惧的哭声猛起,晏凌转眸,一个幼小的孩童摔倒在路中央,而番子的马奔势不减,只差不到半丈的距离就要踩碎那孩童的头。
晏凌怒声道:“岂有此理!”
街边恰好有家绸缎铺,她健步如飞地拽下大门口悬挂的红绫,蕴满内力,甩出红绫,将它掷向啼哭不止的孩童。
红绫被倾注了内力,仿佛柔韧的缎带缠绕住了孩童的腰,同一瞬,侧方向又有另一道鞭影灵蛇般掠来,束住了孩童的双肩。
似乎是心有灵犀,红绫与鞭子不约而同地拉起了孩童,又同时把他往回牵。
晏凌侧目,映入眼帘的是一名十四五岁的少女,身穿玫红色绣折枝梅花骑装,梳着俏丽的回心髻,明眸皓齿,珠圆玉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