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慕扶兰坐在马车里,闭着眼睛,恍若入定。
  护国寺里有高僧,据说梵磬经诵,亡灵便可消孽解冤。
  前世,谢长庚在做了皇帝之后,便在护国寺的塔林之后,替他那个死在了敌人手中的元后修了明堂,让寺中僧人为她日夜诵经,超度亡灵。
  然而她的一缕魂魄,几度徘徊,悠悠荡荡,终究还是舍不了尘缘里的最后牵绊。
  十年里,她始终不去,看着他追封自己为元后,往她头上安了一堆好听的谥号,在宫中给她辟灵殿,在塔林给她修明堂,超度她的亡灵,乃至后来杀戚灵凤。
  但他做的一切,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可笑而虚伪。
  护国寺渐近,天也渐渐亮了。
  慕扶兰睁眼,悄悄掀起暖帘一角,窥了眼前头。
  谢长庚领着护卫,始终行在刘后宫车的近旁,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
  杨太监带着他的几个徒弟,骑马丛后。
  慕扶兰知道谢长庚是不会在上京久留的。加上现在,他节度的河西边境也不算安宁,北人一直虎视眈眈。估计年底过去,到了明年初,他就会回河西了。
  慕扶兰担忧的是他走后自己的去向。
  倘若他们是对寻常夫妇,她的去向便很清楚。
  丈夫喜爱妻子,便会带她去往河西赴任。
  倘若以孝为大,她便回谢县老家,侍奉他的母亲。
  而现在,这两种去向,显然都不可能。
  慕扶兰相信自己到京城后的种种表现,还不至于引出刘后的过多猜疑。
  她思虑的,是王兄也曾担忧过的第三种情况。自己最后会被刘后以某种借口留在上京,做长沙国的人质。
  倘若可能,她急需在刘后的身边弄一个人,好让她能及时得知刘后的动向,预先防备。
  不但现在急需。倘若能够度过这一关,在宫中有了自己的耳目,往后回了长沙国,也是有所助力。
  慕扶兰的视线在那个名叫曹金的太监的背影上停留了片刻,放下了暖帘。
  来到上京,从曹金来传话的那一刻起,认出这个年轻太监就是十年之后谢长庚身边的那个大太监,慕扶兰便猜测,极有可能,他现在应该就已是谢长庚在刘后身边的细作了。
  谢长庚为人本就谨慎,尤其在他做了皇帝后,十年间,慕扶兰亲眼目睹,他对人极不信任。
  他识人善用,手下能臣无数,却没有一个完全引为心腹的臣子,包括他的那些旧部。
  后宫之中,更是如此。
  他不允戚后入寝殿一步,对饮食格外戒备。他勤于政务,夜夜批阅奏章直到深夜,案头却必有宝剑横卧。他睡觉的枕下,也藏有匕首,至于嫔妃,御幸完毕便被送走,不允留下共同过夜。
  将近十年,绝无例外。
  唯独这个曹金不同。
  谢长庚平日不但只吃曹金试过的饮食,也允许他留在寝宫里,近身应召。
  倘若不是有旧,一个前朝留下的太监,怎么可能得到他如此的信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