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这段时日便只能累得昏天暗地。
  她知道,骆观临瞧不上沈三猫、何武虎之流,甚至也不大瞧得上姚冉和吕秀才,因为他自认学识才干过人,纵一时落魄了,但他是为正经进士出身,曾任京官御史,资历远非常人可比——
  常岁宁也觉得对方这幅目中无人的模样很欠收拾,但同时她又不得不承认,对方是很有一些值得自傲的本领在的,那些为官的资历与见识,放在别处或军营中,或是无用物,但在江都政事之上,却是宝贵实用的。
  欲治理一州,绝非一人之力可以达成。
  纵观成大事者,身侧相助之人,又岂会尽是同一类人,世人原本皆是性情各异,各有长短的。
  因而,将人摆在合适的位置上,让对方的长处充分发挥,是于她而言最实用的选择,至于那些个人小小性情,相较之下不值一提。
  眼下对方不就已经开始发挥长处了吗?
  就“瓜”这个话题之上,常岁宁接过话,点头赞美道:“论起咱们刺史府的瓜来,就数先生长得最是圆咚咚,且个大标致,堪称瓜中诸葛,瓜田之首。”
  骆观临嘴角胡须抽动了一下:“……常刺史这是夸人?”
  “当然。”常岁宁笑微微地晃了晃那张信纸:“且先生又帮我拉了这些同样标致的好瓜来,我都不知该如何感激先生才好了。”
  “八字才只一撇而已……”骆观临道:“骆某只是将这些可用之人推荐给刺史,接下来还须刺史一一去信说服。”
  “那依先生之见,我要如何才能劝服他们呢?”常岁宁请教着问。
  “他们各自经历不同,或是对当今朝政不满,迟迟不愿出仕,或是遭异己打压难展才干……但无一不是昔日心怀抱负之人。”
  骆观临道:“眼下时值纷乱,他们的处境也不免艰难,既难独善其身,便总要有所抉择,才能庇护家人。而现下江都兴建学馆,优待有识之士的美名已经传扬出去,只要常刺史诚心相请相待,便是很有希望说动他们的。”
  常岁宁先是点头,思索片刻后,却又道:“先生所言在理,但我有个更易成事的法子。”
  “我与这几位先生素昧平生,贸然去信,他们免不了观望迟疑一番,若是这期间他们被当地豪强或其他藩王强召了去,那就不妙了。”
  常岁宁说着,看向骆观临,一笑:“先生帮人帮到底,这信不如就由先生出面来写吧。一则,先生与他们交好,情分在此,先生的话更有说服力。二则,先生更了解他们各人的性情忌讳,更可对症下药。”
  她越说越觉得可行:“到时由先生为我之人品德行作保,此事何愁不成?”
  骆观临眉心一跳:“常刺史莫不是忘了骆某已是个死人了?死人如何去信?”
  常岁宁:“这便是最妙之处了——”
  死人来信,何其刺激?
  “先生您想啊,倘若您已知旧友过世,却忽然得旧友来信,知晓旧友死而复生,怎能按捺得住一探究竟的心情?”常岁宁道:“如此奇事,若换作我,即便我明日成亲,必也要连夜收拾包袱前去一观。”
  骆观临:“……”
  亲都不成了,那她凑热闹的瘾还怪大的!
  但想想……也是这个理。
  死而复生这种热闹,非寻常热闹可比,谁又能视若无睹呢?
  常岁宁又劝:“横竖待他们来江都后,迟早也是要与先生相认的,不如就辛苦先生提早死而复生一下吧。”
  骆观临考虑了片刻,虽说他易主的经历相当丢人,但咬咬牙,也无甚不敢相认的,只是……
  “我怕他们此刻或已有欲投效之人,见我信后,若将我尚且在世的消息传扬出去,便会让你背上窝藏反贼的罪名。”骆观临迟疑着道。
  虽是旧友,却也有背刺的可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