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节(2 / 4)
常岁宁知晓此事,寻到了金承远,道:“我也一同前往,让贵国军卫随我一同,过境时也能更方便些。”
东罗军卫出境,踏足大盛疆域,需要经过安东都护府的准允,并发放通关文书,如此关头,安东都护府正因康定山谋反而焦头烂额,发放文书只恐迟缓。
但有常岁宁在,便简单得多。
金承远点头:“如此便劳烦常刺史亲往了。”
却听常岁宁道:“我本也要出去一趟。”
她已在东罗休养了半月余,这半月间,她通过孟列养在东北部的暗桩,得知了不少有关康定山和靺鞨的情报消息。
这两日,她有了一个决定。
此行离开东罗,恰巧也能顺道去接应一下魏叔易他们。
当日,常岁宁即点了一千心腹,带着一支东罗军士动了身。
……
魏叔易一行使臣,在海上颠簸数日后,总算有惊无险地靠了岸。
下船后,有官员走路都有些不稳。
他们当中不乏第一次坐船过海之人,虽只漂了短短数日,却也足够他们呕出黄胆汁来了,偏偏此地滴水成冰,上边还未呕完,下边呕出来的已经开始结起冰霜……
吴寺卿也在干呕着,扮作近随、瘦了一圈的吴春白替父亲拍着背。
自离京后,他们此行赶路耗费了太长时间,只因一路所见,远比他们想象中还要艰难。
若非亲眼所见,吴春白怎么也想不到,原来外面已乱成了这幅景象。
他们遇到过兵马镇压乱军,也遇到过流民拦路要告御状,有一日,她还曾看到官道旁的枯草丛中躺着一大一小两具尸身,不知是被饿死还是冻死的。
吴春白也有些想要干呕,却非是因坐船之故,而是脑海中那些时刻不停冲击着她的苦难画面,让她于这严寒之地屡屡生出无措眩晕之感。
非但是吴春白,宋显等人也受到了太多冲击,平日乐观豁达的谭离,大多时间也在沉默着。
此次东行,他们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茫然,甚至是无力与挫败。
但凶险的局势不曾留给他们太多继续茫然的时间,下船后没多久,他们便遇到了一场围杀。
第422章 卖上个好价钱
下船后,车马行出海风呼啸的海岸处不远,一行人马便在魏叔易的示意下停了下来。
为谨慎起见,魏叔易让两名禁军先行往前方探路,另就近寻了避风处,暂时在此歇息。
有官员心中焦急,便对魏叔易道:“魏侍郎,距东罗新王登基大典只剩下三日半了……我等再不日夜兼程地赶路,只怕要来不及了。”
“不急于这一时半刻。”魏叔易披着月白色狐裘,好整以暇地盘腿坐在车内,道:“还当谨慎为先。”
“可……”那名官员看一眼前方,还是忍不住道:“可前方再有一百余里,便是安东都护府所在,大可放心赶路……若再耽搁下去,只恐天黑前无法抵达。”
官员提到“安东都护府时”,眼睛里都有了曙光。
安东都护府紧守鸭绿江畔,待他们抵达都护府,必有暖炭热汤,在那里好好地歇整一夜,次日过江,便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东罗了。
官员兀自渴望赶紧离开这荒寒之地时,却听车内的青年侍郎问道:“具大人认为,这通往安东都护府的一百余里路程,就一定是安全的吗?” ↑返回顶部↑
东罗军卫出境,踏足大盛疆域,需要经过安东都护府的准允,并发放通关文书,如此关头,安东都护府正因康定山谋反而焦头烂额,发放文书只恐迟缓。
但有常岁宁在,便简单得多。
金承远点头:“如此便劳烦常刺史亲往了。”
却听常岁宁道:“我本也要出去一趟。”
她已在东罗休养了半月余,这半月间,她通过孟列养在东北部的暗桩,得知了不少有关康定山和靺鞨的情报消息。
这两日,她有了一个决定。
此行离开东罗,恰巧也能顺道去接应一下魏叔易他们。
当日,常岁宁即点了一千心腹,带着一支东罗军士动了身。
……
魏叔易一行使臣,在海上颠簸数日后,总算有惊无险地靠了岸。
下船后,有官员走路都有些不稳。
他们当中不乏第一次坐船过海之人,虽只漂了短短数日,却也足够他们呕出黄胆汁来了,偏偏此地滴水成冰,上边还未呕完,下边呕出来的已经开始结起冰霜……
吴寺卿也在干呕着,扮作近随、瘦了一圈的吴春白替父亲拍着背。
自离京后,他们此行赶路耗费了太长时间,只因一路所见,远比他们想象中还要艰难。
若非亲眼所见,吴春白怎么也想不到,原来外面已乱成了这幅景象。
他们遇到过兵马镇压乱军,也遇到过流民拦路要告御状,有一日,她还曾看到官道旁的枯草丛中躺着一大一小两具尸身,不知是被饿死还是冻死的。
吴春白也有些想要干呕,却非是因坐船之故,而是脑海中那些时刻不停冲击着她的苦难画面,让她于这严寒之地屡屡生出无措眩晕之感。
非但是吴春白,宋显等人也受到了太多冲击,平日乐观豁达的谭离,大多时间也在沉默着。
此次东行,他们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茫然,甚至是无力与挫败。
但凶险的局势不曾留给他们太多继续茫然的时间,下船后没多久,他们便遇到了一场围杀。
第422章 卖上个好价钱
下船后,车马行出海风呼啸的海岸处不远,一行人马便在魏叔易的示意下停了下来。
为谨慎起见,魏叔易让两名禁军先行往前方探路,另就近寻了避风处,暂时在此歇息。
有官员心中焦急,便对魏叔易道:“魏侍郎,距东罗新王登基大典只剩下三日半了……我等再不日夜兼程地赶路,只怕要来不及了。”
“不急于这一时半刻。”魏叔易披着月白色狐裘,好整以暇地盘腿坐在车内,道:“还当谨慎为先。”
“可……”那名官员看一眼前方,还是忍不住道:“可前方再有一百余里,便是安东都护府所在,大可放心赶路……若再耽搁下去,只恐天黑前无法抵达。”
官员提到“安东都护府时”,眼睛里都有了曙光。
安东都护府紧守鸭绿江畔,待他们抵达都护府,必有暖炭热汤,在那里好好地歇整一夜,次日过江,便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东罗了。
官员兀自渴望赶紧离开这荒寒之地时,却听车内的青年侍郎问道:“具大人认为,这通往安东都护府的一百余里路程,就一定是安全的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