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纵是机缘,却也是出自常刺史之手。”石满坚持道:“结果如此,我等因此得以活命是真,理应道谢。”
  常岁宁便也不再“推搪”这份谢意。
  她值不值得谢,相信石满心中自有判断,且今日对方主动请她前来,显然不只是为了闲谈这么简单。
  亏欠与谢意,可以快速拉近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关系,答谢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一条很好用的交际桥梁。
  况且,纵然今日石满不曾相请,常岁宁本也打算找机会见他一面的。
  见石满如此,那几名部将,便也跟着向常岁宁道谢。
  如此一番下来,双方之间的生疏之感便淡了许多。
  常岁宁适时问道:“不知石将军之后是何打算?”
  此言听似闲谈,却是正题的开始。
  常岁宁问话间,视线有一刻落在了石满那只断手之上。
  石满也看向自己的手,道:“即便天子还愿重用石某,石某却也无法胜任了,届时旨意下达,唯有以伤残为由敬谢拒之……”
  总之,他不能再留在军中任职了。
  他与康定山共同起事是不争的事实,即便及时回头,功过相抵,帝王心中的刺却不会真正拔除……倘若他继续在军中担职,待新的节度使上任,等着他的会是什么,并不难预料。
  所以,他失去这只手,既是意外,也是必然。
  若果真一反到底,也就罢了。既然回了头,就不得不为日后打算了。
  继续说起日后,石满的声音低缓:“再之后,或与老母儿女一同返归乡下田园,聊以度日。”
  他口中这样说着,眼底却有一丝茫然。
  常岁宁将他的眼神看在眼中,道:“石将军在关东之地立足多年,府中家眷只怕不易适应田园生活。落魄归乡,非议必不会少,当下战祸四起,世风日下,人心不乏恶念驱使,而石将军行军多年,应当不缺旧敌。”
  石满显然也想到过这些,此刻沉默不语。
  常岁宁道:“石将军若想真正避祸,除非藏身山林之中,带家人就此避世——只是如此一来,石将军甘心吗?”
  甘心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一个从最底层厮杀多年,才爬到这个位置上的人,未必有报国之志,却一定有他自己的抱负。
  让他放弃自己极不容易搏来的一切,就此跌回泥中,去面对甚至比人生起点还要更加糟糕的境遇,他既不甘心,也不安心。
  断腕求退,是因不得不,而非他甘愿如此。
  这些时日他反复思索,有无其它出路,却始终难有答案。
  数次茫然时,他都想到了那在此战中执棋之人——他不敢轻易断定对方一定会愿意帮他,但是若能与之一叙,对方的话,必然很值得一听。
  此时,石满终于向常岁宁开口:“石某不甘,却无它法。不知常刺史可有高见?”
  常岁宁看着面前认真求教之人。
  据她了解,石满此人,与康定山并非同类人,他固然有自己的抱负雄心,却没有康定山那样要为天下之主的野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