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顾修抬眼看向次子,拧眉问:“不是你埋怨常刺史行事专横霸道的时候了?”
  “从前是儿子肤浅了!”
  就在顾修错以为次子有所长进时,只听他一脸向往地道:“今日亲眼见了常刺史,我才知民间夸赞之言,竟无半分作假。”
  见次子现场表演何为“没有最肤浅,只有更肤浅”,顾修闭了闭眼,抬手试图赶人时,一名族人却道:“家主,将二郎送去刺史府,或也无不可……”
  顾修自然不至于误解这话是让次子以色侍人之意,或是因为心中也有那个念头,他很快便反应了过来。
  有族人也有所指地道:“兄长,刺史府前七堂中,如今可谓人才济济……”
  却无一位顾家子弟。
  他们顾家之前被迫送了十多名族人给常岁宁,如今皆在无二院教书做事。
  常岁宁除了最初向他们开口讨要了那十名族人后,之后也再未“逼迫”过他们出人出力,而他们顾家也没有主动做过什么。
  这期间,他们也在犹豫思考。
  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一年来有关常岁宁的一切举措,皆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她与徐正业很不一样。
  的确,最初时,她也曾有暴力手段威吓镇压,也逼迫他们献出藏书和族人,叫他们一度惶惶不可终日……但事实证明,她也确实保下了以他们顾家和虞家为首的江南世家。
  看着江都一日日活过来,他们甚至也逐渐可以理解了常岁宁起初的做派,若非她手腕够硬,迅速掌控了江都上下,将不服的横枝乱叶迅速修剪干净,江都绝无可能有今日景象。
  不必说远的,只说淮南道,便有数州因无法弹压豪强恶吏及乱民,而陷入一片混乱的例子。
  而常岁宁稳固了局面后,更多的便是在施以活民之政,杀伐果断之下,反倒渐渐透出了仁德之相。
  平心而论,她待他们顾家,也并无欺凌折辱,他们的族人在无二院中深得上下礼待敬重。
  但想要为族中谋活路,单凭教书,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他们面对朝廷暴力剪杀士族势力时,所悟得最大的收获。
  还有那卞春梁,一路杀尽了不知多少士族人家,烧了不知多少藏书,无数士族愤怒胆寒,却也无能为力。
  哪怕改变数百年来的认知是无比艰难的,但他们也必须要认清一个事实——守着藏书高贵度日的日子,已经要结束了。
  而他们这些三流世家,并不似崔氏那般庞大,没有于观望间多方下注的资本,当下,他们只能择一良木而栖。
  确切来说,自从他们接受了常岁宁的庇护开始,便已经没有其它选择了,眼下他们只是终于决定抛弃了观望和犹豫。
  常岁宁升任节度使的消息传开后,今日顾修出门和蒋海长谈了一场。
  蒋海有句话说得直白却有道理——顾家若再这么犹豫下去,来日常岁宁出事时,顾家躲不掉,但常岁宁成事时,论起分好处,顾家只能排在后头。
  又长谈半个时辰后,顾修终于下了决定:“从族中再挑三十人,请常刺史选用吧。”
  刺史府中或已不缺人用,但她接手了整个淮南道,负责节度使名下事务的人员,必然很快要开始选拔任用了。
  他们此时表态,应也还算及时。
  顾修又道:“让人传信给虞家,告知此事。”
  虞家一向与顾家相互依存同进退。
  “你若想去常刺史手下做事,便回去好好看书,以备常刺史选用。”顾修看向次子:“刺史府大约是没什么兴趣养一只不干活的孔雀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