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文双回过神来,连忙受宠若惊地行礼:“下官多谢大人!”
  声音里竟隐约有些沙哑哭意,倒像是喜极而泣——不是为了一张软垫,而是逃过一劫啊!
  沈文双在铺了软垫的椅中坐下,只觉好似坐着一块免死金牌。
  却不知,常岁宁从始至终都没打算动过他,楚州与江都相邻,常岁宁早将他的秉性作风摸得一清二楚——此人是正正经经的文人出身,才学不俗,但手段不够,弹压不住治下的官员。
  先前对战倭军时,临阵逃脱的楚州水军将领,便是这沈文双的下僚。
  楚州紧邻江都,又是沿海城池,常岁宁势必是要善加利用的。如此一来,清洗整治楚州治下官员秩序,便势在必行。
  沈文双虽手段欠缺,但胜在只求安稳,很好掌控,之后她会派去几名属官前往楚州,这位沈刺史只需做个吉祥摆件即可。
  至于除掉对方,一则没有必要,二则若她将人除去,楚州便需选拔新的刺史,刺史官职非同寻常,非她可以随意任命,到时不过是给朝廷塞人过来的机会,反而不如沈文双省心。
  既还有用,便只需稍加敲打,而不必将人吓出好歹。
  常岁宁觉得自己还是很尊老爱幼的。
  随着沈文双在那铺着软垫的椅子中坐下,仆从奉上了香气馥郁的茶汤,堂内方才紧绷的气氛便无声缓和了许多。
  常岁宁开口,入了正题:“此番请诸位前来江都,需要详议之事繁多,但归纳起来,也不过八字尔——”
  众刺史无不摆出洗耳恭听之态,看向上首那身穿朱红宽袖袍服的女子。
  只听她字字认真清晰地道:“活民之道,安邦之策。”
  堂内短暂的寂静后,立时响起应和乃至称赞之声。
  云回拱手,目色坚定:“我等愿凭常节使差遣!”
  他知道,此刻这些人当中半数之上都只是在说场面话,但他懂得常岁宁所言非虚言,也真心实意地想要跟随她的脚步。
  光州刺史邵善同,看着上首那位节使大人的气态神情,不禁在心底“嘿”了一声——别说,演得还挺像的,乍一看,完全不像是准备造反的样子!
  若不是他已经知道自己的谋士是被那位钱甚先生策反,已然知晓了这位节度使有反心的话,此刻只怕还真拿不准呢。
  果然是个造反的好苗子啊,多么沉得住气,这般以假乱真的模样,她不得人心谁得人心?
  邵善同在心中喟叹不断,走神间,身后的谋士轻咳了一声,示意他仔细听。
  邵善同回过神,噢,是得仔细听,这都是给造反打基础呢!
  第479章 必能和睦兴盛
  江都刺史府为此次召各州刺史前来议事准备良久,一应事项由姚冉,骆观临,王岳,王长史,及前七堂反复商议修改,已有一整套十分成熟而详尽的章程在。
  在常岁宁的示意下,先由姚冉出面代为开口。
  姚冉先提到了土地之政及赋税徭役的部分变更之处,再有人才招引,流民安置之策,以及藏书分配各州的条件,基本的藏书会统一分配至各州府学,涉及更多的珍稀书籍则需要与各州学事建设的进展挂钩。
  沈文双听到赋税徭役的变更时,已经开始额头冒汗。
  诚然,各道节度使拥有对治下赋税及人口徭役的分配权,各道所得税收,可由节度使优先用于治下所需,甚至近年来,因帝王与朝廷的权威不复从前,许多节度使干脆不再向朝廷上缴税收。虽不至于直言拒绝上缴,但也总有诸多说辞手段避开朝廷的管控问询。
  这也是各道节度使愈发权重的依仗及体现之一。
  这让朝廷本就虚空的国库愈发难以为继,也渐失去对这些一方大吏的掌控,局面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