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族人们走进昏暗的房中,将油灯点燃,压低声音问:“……如何说的?常岁宁所择何人?不是荣王?”
  盘坐于矮几后的长孙寂身上系着的披风甚至仍未除去,他道:“不是。”
  “果然不是……”
  那几名长孙氏的族人并不意外。
  他们路上便听闻了常岁宁收复洛阳的消息,自然也未曾错过范阳王李复那封《告罪书》,常岁宁作为洛阳之战的最终得利者,摧毁了荣王的计划,并将之公诸于世……这显然不是对待支持者的态度,而分明是敌对的立场。
  此时,他们最在意的是:“她所择究竟何人?”
  长孙寂看着族人:“常节使所择,乃常节使自身。”
  几人倏地愣住,很快有人露出被戏耍愚弄的恼怒之色:“……早就猜到她不过是在故弄玄虚!回信所言,不过是为了将家主诓来江都!”
  “家主……趁常岁宁不在此地,我等还当速速设法离去!”
  “不,并非诓骗,不算诓骗……”长孙寂道:“常节使先前所言李家人选确有其人……那人正是她自己。”
  房内霎时间一静,只闻少年人字字清晰地道:“常节使自称本姓李,出身皇室正统,乃先皇幺女。”
  “……先皇幺女?!”一名族人几乎失声道:“怎么可能?”
  “她年岁几何?”
  “先皇过世多年,从未听闻过竟有流落在外的皇女……”
  他们的第一反应皆是此乃造假之言,长孙寂已将那封书信捧起:“请几位叔父先行过目。”
  几名族人纷纷上前,共看罢信上内容,神情起伏各异。
  此等大事,自然不能单凭常岁宁一面之词。
  尤其是皇室血脉之说,先皇故去多年,想要证明其身份,少不了作证之人。
  引起了长孙氏族人们重视的是,常岁宁在信上自行列出了可证此事的知情者名单,而其中竟赫然出现了大理寺卿姚翼、褚太傅等人……乃至先太子效的名号!
  先太子李效的分量不言而喻,然而先太子已不在人世,自然也无从当面求证,可是褚太傅等人尚且健在……
  长孙氏一族虽被流于黔州,但根基人脉尚在,想要间接向名单上的“知情者”求证此事,并非没有门路。
  褚太傅的人品可信八九分,常岁宁所言是否为空穴来风,他们之后一探便知。
  几名长孙氏族人慢慢冷静下来,将那份质疑暂时压下,转而去思索另一个问题:查证之后呢?
  若常岁宁果真是先皇之女,他们又待如何?
  几人下意识地看向长孙寂,有人不禁道:“退一万步说,她是个女子……”
  “大盛曾有皇女为帝的先例。”少年人目色灼灼地道:“彼时我长孙一族中亦有人出任右相,算得上君贤臣明。”
  “祖父临终托付之际,亦未曾将女子剔除在外。”
  长孙寂说话间,站起了身来,直言坦白了自己的心意:“诸位叔父,若此事为真,我愿代长孙氏上下选择扶持常节使为大盛新主!”
  有风从窗缝中钻入,烛火摇曳间,可见少年人眉间竟满是惊人的坚定之色。
  房内再次静了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