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夏花就是去见了人,打了个照面,听那边女家的说了几?句,大伯两个在外边谈的,谈得?如何?她也不知道,没好问,实诚的摇摇头:“不知道,大哥也没说,回来就走了。”
  路上向婆子倒是问过,问大哥对人家有没有想法,大哥也没说话。
  庄民?国说:“那肯定是没看上了。”
  他们当年也是媒人介绍相看结婚的,就看了一回,觉得?可以,点了头,亲事就定下了,过几?个月见一面,说几句话,等日期商定了,就结婚了。
  庄民?国也是老实性子,他当年跟陈夏花相看,也就说了几?句话,先介绍自己,说了家底情?况,存款情况,家里的人口介绍,就把这些?介绍完就没了。
  他们那个年代都是这样过来的,人见了,家底觉得?没问题,就可以结婚了。
  不跟几?十年后,谁第一面会跟你说家底,说存款的,老实巴交什么都交代了,相亲乱着呢,什么“海王”、“海后”,说个话都在玩宫斗,更不说还有婚前隐瞒自身情?况,等你一跟人结婚,结果房子是租的,车子是租的,除了人什么都是租来充门面的。
  这哪里是相亲,这分明是拿婚姻当儿戏,在搞着玩呢。
  他们一群老头子,老了以后经常坐一起聊天,还说过呢,“现在的年轻人,跟我们那会比起来,滑头呢,哪有我们那时候老实。”
  陈夏花锅里还烧着菜,没说死:“我觉得?也不大像。”
  她在锅里铲了铲,没看上按理当场见了人就走了,他们还待了那么一阵呢,要说看上了也不大像,看上了又不应,下回人家就跟别人相亲了。
  庄民?国不是“情?感?大师”,“也不知道大哥是怎么想的,等过年他回来再问问吧。”
  吃了饭,庄炮仗两个借着天色回大房住,他们吃饭是在这边吃的,平常烧水就在那边,也给屋里添点热气。
  庄玉林他们兄弟也搬回屋里住了,最后几天被陈夏花压着看了书,村小下学期开学是九月中旬,一开学,杜老师就给他们“抓紧”了。
  要考初中的和不考初中的分水线就出来了,杜老师手里有登记本,要考初中的学生名字登了记,不考初中的学生登了记,这些?小同志就是等着读完了拿小学毕业证的,杜老师下学期就不怎么管了,她着重管要考初中的学生。
  成绩好的被叫到办公室谈了话,成绩不好的也被叫到了办公室谈话。
  还弄了个“学习小组”,杜老师说了,这叫什么呢?叫“一对一帮扶”。
  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带一个成绩差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要负责帮着成绩差的学生补习功课,化?重点,讲解题目,连坐位都是按“一对一帮扶”来坐的了。
  要争取让成绩差的学生也考上初中。
  庄玉林回回都考双百分,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他分到的同学成绩是登记在要考初中的名册上最差的一个。
  杜老师还说了,这是交给他的重要任务。
  有重要任务在身的庄玉林小同志,以后每天身上都肩负起了要带同学进步的重任,下课就开始给同学补习,星期天同学还要来庄家补习。
  这叫什么呢?叫“笨鸟先飞”。
  小同志的妈妈还专门过来感谢过的,带了一筐鸡蛋过来,都是家里攒下来的,好几十个,庄家这边没收,小同志妈妈接了人,放了篮子就跑了。
  庄家的鸡蛋从下学期开学后,都是煮给家里两个孩子吃的,他们读书辛苦,要补充营养,庄民?国那边厂里发的票他都换成了肉票,给他们买肉吃。
  一学期过去,临近放假,五年级的学生要考初中了。
  期末考试是镇上初中专门派了老师下来监考的,考场也安排在其他的年纪,进考场只准带笔和打草稿的本子。
  庄民?国跟陈夏花专门送大儿子庄玉林来考试。
  到送他进学校去考试了,庄民?国这边才去厂里上工。
  幼儿班那边放得早,前几?天就正式放假了,现在也有其他村里过来问明年报名的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