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3 / 5)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那时候,康熙皇帝在她心目中还是虚无飘缈的存在。对她来说,他是历史上的皇帝,他的名字叫爱新觉罗玄烨。现在,康熙对于她来说,是她的统治者,她的皇上。
她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正月十五开朝,除了按例要处理的政务之外。康熙还命礼部整肃朝会礼仪,命宗人府、内阁和六部共修《大清会典》。
用他的话来说:“新年新气象,各个部门都要焕然一新。”
众臣皆赞:“吾皇圣明!”
二月初九,施琅回京献俘。太子率百官迎接于午门之外。
康熙封施琅为靖海侯,凡参与收台岛战争的人,一一论功行赏。
佟宝珠特意打听了施家的封赏情况。惊然发现,竟然同她记忆中的大体相似。
施琅仅为自己的夫人和六个儿子请封。
康熙看到名单里没有施世纶,以为施世纶另有别名,特意诏见了他的六个儿子,仍旧没见到施世纶。
康熙只得问:“朕听人提起过,施大人有个老二叫施世纶?”施世纶明明在他的暗中授意下,跟着施琅南下了,而且立了不少功劳。论其功,武能封正四品的佐领、参领;文降一级,能封从四品的知府。
施琅道:“回禀皇上,那孽子说是要参加明年的科考,凭自己的能干,入仕。”
这样的人,如果是普通人。康熙一定大为喜欢,认为他是难得一遇的栋梁之材。但因为皇贵妃认得施世纶,就觉得他是在恃才傲物,又十分的矫情。
虽然心有不悦,仍是大赞:“有骨气!我大清国就需要这样有志气有骨气的好儿郎。帮朕传话给他,明年,朕在太和殿等他。”太和殿是殿试的地方。只有通过会试的贡士才有资格参加殿试。朕就看你,有没有能力走到朕的跟前来。
佟宝珠再一次见到施夫人是在承乾宫里。
施夫人的身份是二等郡夫人。
“娘娘就是施家的贵人。施家沉寂多年,因为遇到娘娘,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但家仇得报,还能建功立业。妾身这样的妇人家不懂朝政。听我家大人说,皇上说我家大人立的可是不世之功。”
佟宝珠笑道:“……是。收回台岛,这是光耀千秋万代,名垂青史的大功劳。”
施夫人又道:“俗话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娘娘的大恩,我施家无以为报。娘娘什么时候有需要,尽管告诉妾身。施家定会竭尽微薄之力相助。”
佟宝珠此时想着,她是皇贵妃,有权势,银子又多的花不完,能有什么需要施家的呢?她现在不知道,将来的某一天,施家人真是为了她,冒死做了一件大逆不道之事。
乾清宫里。
康熙正在和恭郡王常宁谈话,“朕把功劳往你手里塞,你都不接。看到朕对别人论功行赏,你后不后悔?”没等他应话,又说,“肯定是不后悔。亲王爵都不稀罕,哪里会在意得胜大将军衔。何况浴血奋战,也没修园子清闲。”
常宁若有所思道:“皇兄,畅春园那地方真是不错。冬天的时候,还不觉得有如何好。等到了夏天,绿树成荫,有湖,有水,有山,有凉亭。是个避暑的好地方。距离京城又不远,才三四十里路。快马还用不了一个时辰……”
康熙打断了他的话:“所以呢?”
常宁:“让臣弟给皇兄好好修,建成一座行宫。等到了夏天,皇兄就去畅春园住。就在畅春园里处理朝政。”
康熙:“……”
常宁:“臣弟派人去南边找园林大师。至于修要的银子,皇兄也不用操心。臣弟跟七弟说了,七弟那里有银子。臣弟算了,估计用不了十年,就把畅春园修成万园之园。让皇兄住进去之后,乐不思蜀……”
没待他说完,康熙抄起手边的一本奏折,掷在了他头上:“滚!去照着一百年修去吧。这辈子修不好,下辈子接着修。”
常宁抚着被砸疼的额头道:“皇兄,那臣弟告退了。”
康熙没理他,对梁九功吩咐:“传朕的旨意,就说皇贵妃最近寂寞,让吴格格进宫陪皇贵妃解闷。” ↑返回顶部↑
她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正月十五开朝,除了按例要处理的政务之外。康熙还命礼部整肃朝会礼仪,命宗人府、内阁和六部共修《大清会典》。
用他的话来说:“新年新气象,各个部门都要焕然一新。”
众臣皆赞:“吾皇圣明!”
二月初九,施琅回京献俘。太子率百官迎接于午门之外。
康熙封施琅为靖海侯,凡参与收台岛战争的人,一一论功行赏。
佟宝珠特意打听了施家的封赏情况。惊然发现,竟然同她记忆中的大体相似。
施琅仅为自己的夫人和六个儿子请封。
康熙看到名单里没有施世纶,以为施世纶另有别名,特意诏见了他的六个儿子,仍旧没见到施世纶。
康熙只得问:“朕听人提起过,施大人有个老二叫施世纶?”施世纶明明在他的暗中授意下,跟着施琅南下了,而且立了不少功劳。论其功,武能封正四品的佐领、参领;文降一级,能封从四品的知府。
施琅道:“回禀皇上,那孽子说是要参加明年的科考,凭自己的能干,入仕。”
这样的人,如果是普通人。康熙一定大为喜欢,认为他是难得一遇的栋梁之材。但因为皇贵妃认得施世纶,就觉得他是在恃才傲物,又十分的矫情。
虽然心有不悦,仍是大赞:“有骨气!我大清国就需要这样有志气有骨气的好儿郎。帮朕传话给他,明年,朕在太和殿等他。”太和殿是殿试的地方。只有通过会试的贡士才有资格参加殿试。朕就看你,有没有能力走到朕的跟前来。
佟宝珠再一次见到施夫人是在承乾宫里。
施夫人的身份是二等郡夫人。
“娘娘就是施家的贵人。施家沉寂多年,因为遇到娘娘,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但家仇得报,还能建功立业。妾身这样的妇人家不懂朝政。听我家大人说,皇上说我家大人立的可是不世之功。”
佟宝珠笑道:“……是。收回台岛,这是光耀千秋万代,名垂青史的大功劳。”
施夫人又道:“俗话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娘娘的大恩,我施家无以为报。娘娘什么时候有需要,尽管告诉妾身。施家定会竭尽微薄之力相助。”
佟宝珠此时想着,她是皇贵妃,有权势,银子又多的花不完,能有什么需要施家的呢?她现在不知道,将来的某一天,施家人真是为了她,冒死做了一件大逆不道之事。
乾清宫里。
康熙正在和恭郡王常宁谈话,“朕把功劳往你手里塞,你都不接。看到朕对别人论功行赏,你后不后悔?”没等他应话,又说,“肯定是不后悔。亲王爵都不稀罕,哪里会在意得胜大将军衔。何况浴血奋战,也没修园子清闲。”
常宁若有所思道:“皇兄,畅春园那地方真是不错。冬天的时候,还不觉得有如何好。等到了夏天,绿树成荫,有湖,有水,有山,有凉亭。是个避暑的好地方。距离京城又不远,才三四十里路。快马还用不了一个时辰……”
康熙打断了他的话:“所以呢?”
常宁:“让臣弟给皇兄好好修,建成一座行宫。等到了夏天,皇兄就去畅春园住。就在畅春园里处理朝政。”
康熙:“……”
常宁:“臣弟派人去南边找园林大师。至于修要的银子,皇兄也不用操心。臣弟跟七弟说了,七弟那里有银子。臣弟算了,估计用不了十年,就把畅春园修成万园之园。让皇兄住进去之后,乐不思蜀……”
没待他说完,康熙抄起手边的一本奏折,掷在了他头上:“滚!去照着一百年修去吧。这辈子修不好,下辈子接着修。”
常宁抚着被砸疼的额头道:“皇兄,那臣弟告退了。”
康熙没理他,对梁九功吩咐:“传朕的旨意,就说皇贵妃最近寂寞,让吴格格进宫陪皇贵妃解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