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么辛苦,收来的粮食也卖不了几个钱,有这功夫,她还不如多画几个衣裳的款式呢。
  不过,虽然她没有地不用收小麦,她的生活多少也受了点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现在去农村收废品,基本上已经收不上来废品了。
  现在又没有机械化收割机,麦子全靠一镰刀一镰刀的割,大伙儿都忙得脚不沾地,饭都顾不上吃了,谁还有空闲去卖废品啊。
  孙慧慧劝夏喜平趁着这段时间好好在家歇歇,反正还有纸箱厂那里的边角料撑着呢。
  就算是没有纸箱厂的边角料,光靠着慧慧制衣,她们一家三口的生计,也不用发愁。
  现在的慧慧制衣,哪一天都有人来做衣裳,平均下来,一天最少也能赚二十来块钱,一个月就是五六百,这在当地,已经是迈入富裕户的行列了,孙慧慧很知足。
  夏喜平却闲不住,她琢磨着,要再干点别的。
  琢磨了两天,她决定卖冰棍。
  镇上有一家冰棍厂,是国营的,做的品种很单一,冰棍就两种,一种是冰棍,往白水里加点糖精,再冷冻成型。
  之所以加糖精,是因为糖精便宜。
  别说往冰棍里加糖精了,就是镇上食品厂做的糕点,基本上也是用糖精代替白糖。
  除了冰棍,冰棍厂还做雪糕,不过雪糕要贵,远没有冰棍好卖。
  除了冰棍和雪糕,厂里还做汽水。
  这些冰棍和汽水,一般都是摆在镇上的副食品店卖。
  这个年代又没有冰柜,都是用一个大木箱子装了,然后在上面捂一层厚厚的棉被。
  除了副食品店,夏喜平还真没看到有其他人在卖。
  主要是因为冰棍比较特殊,天气一热,化的很快,要是卖不出去的话,一天的时间就全化了,那就赔了,赔钱的买卖,谁愿意干?
  夏喜平就愿意干。
  她找人给她钉了个大箱子,从冰棍厂批了一箱子的冰棍。
  从冰棍厂批发冰棍,一毛钱10根,零卖的话,是三分钱一根,一根冰棍上,能赚两分钱。
  虽然利比较薄,可要是卖的多了,也能赚不少钱。
  夏喜平批来了冰棍,她也不在镇上卖,专门跑到农村地里卖。
  这时候已经开始收麦子了,田地里热火朝天。
  这时候虽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可太阳也是毒辣辣的,啥活都不干的话,在大太阳下待一会儿都热得人头晕,更何况还得手脚不停地割麦子,那汗就跟不要钱似的一个劲儿往下流。
  这个时候,夏喜平骑着三轮车出现了,一路骑一路喊着,“卖冰棍喽!清清凉凉的冰棍,消暑解渴!”
  夏喜平这么一喊,别说在地里干活的孩子了,就是大人,都心动了:这么热的天,要是来根冰棍,多解暑啊。
  三分钱一根冰棍,要搁平时,可能不舍得买。
  可收麦子比平时要辛苦得多,大伙儿也愿意花一点钱犒劳一下自己,所以夏喜平刚一到地头,就被人围了起来,拿着钱的手争先恐后的往夏喜平跟前递。
  “给我来三块。”
  “我要五块,赶紧的,孩子等不及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