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一句话不是说嘛,女人的衣橱里,永远都少一件衣服。
  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女人会越来越爱打扮自己,也越来越舍得在置装上花钱,现在慧慧服饰和制衣厂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证明。
  正因如此,她才想要扩大生产,迅速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抢占市场先机。
  只是,扩大生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服装厂?那得多少钱往里砸,她现在还没有这么多本钱。
  韩卫东的钱,大部分也投到了百川,就是想帮她,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依托于县制衣厂倒是一个选择,可县制衣规模厂太小,已经满足不了她的胃口。
  对县制衣厂进行改造?谈何容易!制衣厂的设备太老旧,需要更新换代,厂房太小需要扩建,有才华有能力的设计师太少,要招聘,要培养。。。。
  除此之外,品牌的推广也需要专业的职能部门和人员,正所谓,专业的事交由专业的人去做。
  而要实现这些设想,哪一项都得大把大把的往里砸钱。
  正府不可能拿那么多钱出来,而且估计就是想拿也拿不出来。
  她也没钱。
  其实就算是她有钱,也不可能把钱砸到一个国营企业里去,她又不是傻子,赔本的买卖,她不干。
  这几天夏喜平一直在思量着这些事,也一直在等待着机会。
  现在说不定还真有了一个机会。
  要是程青峰真的对她的服装感兴趣的话,那可再好不过了。
  程青峰是个成功的服装经销商,甚至把服装生意做到了米国,他的背后,是一个成熟的销售平台,要是能跟他合作,绝对能迅速扩大慧慧服饰的知名度,而且说不定还会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
  只是不知道他除了服装经销,有没有想过服装生产这一块?
  如果他只是单纯的对服装经销有兴趣,那意义也不大。
  县制衣厂现在的生产能力已经跟不上销售了,她哪还有能力提供服装给程青峰?
  心里再弯弯绕绕,可脸上,夏喜平一点儿都没有带出来,只是不动声色地留意着程家父子的举动。
  程青峰父子两个在店里转了一圈,然后坐到了夏喜平跟前。
  “夏小姐,说句不怕你见怪的话,我原本以为内地的服装都跟时装占不上边,不过今天一看,发现是我想的太狭隘了,你们店里的衣服,做工精良,款式紧跟国际潮流,细节上还揉合了一些民族特色,新颖大方,我很喜欢。”
  夏喜平心说这人果然是做服装生意的,眼光老辣,连细节上揉合了一些民族特色,他都看得出来。
  慧慧服饰最大的特色,就是在款式中揉合了一些民族特色。
  一个品牌要想长足发展,必须要对品牌有一个精准的定位。
  夏喜平想走的,就是中高档路线。
  只是,如果单纯的只是做时装,以后的竞争会很大。
  后世,一些国际大牌会大量涌入国内市场,那些国际品牌财大气粗,无论是品牌宣传还是国际影响力,都不是国内同类品牌可以抗衡的。
  所以,在这些国际大牌的冲击下,不少曾经小有名气的服装品牌日渐没落,甚至最终宣告破产。
  即使侥幸存活了下来,也是夹缝中求生存,举步维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