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中药命名法式(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孟羲问到了一股特殊的芳香的味道。
  “煮的是啥?”李孟羲好奇的问。
  “地黄,甘草,还加了一点麝香。”田卜回答。
  甘草李孟羲知道是干啥的,好像能治喉咙肿痛,麝香是一种小型的鹿肚脐那里能产生芳香物质的汗腺,麝香的作用李孟羲就不知道了。
  这三味药放在一起煮,李孟羲就更不知道是干嘛用的了。
  既然李孟羲说需要瓦罐用,田卜就小心的把瓦罐里的药,倒进一只大木碗里。
  “军师,近来天变,军中之人多有热症,犀角已用去大半。”田卜一边倒药,一边跟李孟羲说着。
  田卜这是问李孟羲要东西来了。
  李孟羲想起来了,第一次采购的时候,当时买了很多东西,最贵重的东西,是花了三百贯买的一根犀角。
  那天,刚把药买到,晚上,有小孩子发高烧,当时忙碌了半夜,李孟羲用酒精给小朋友擦拭,想降低体温,而田卜,则是把犀角切了薄片,给小朋友们喂了下去。
  最后,小朋友体温确实正常了。
  到现在李孟羲都不清楚,那次小朋友高烧,到底是用酒精物理降温发挥了作用,还是犀角这味中药发挥了作用。
  在田卜学到的医术中,犀角可以用于发热之症。
  近来过来求医的人有不少,很多都是热症,犀角珍贵,田卜因为被李孟羲交代过,不要吝啬,谁有病就给谁用,不分高低贵贱。
  这么一段时间以来,犀角一点一点切的都快切没了。
  发烧是吧。
  李孟羲昂头想了一会儿。
  上辈子,没少头疼脑热,除了打针,医生给开药,开了什么药来着。
  安乃近,应该是西药。
  有时,医生说有痰,会给一种还挺好喝的口服液,鲜竹沥,这玩意儿应该是中药,不知道是治啥的。
  还有双黄莲口服液,还有,在更小的时候,医生有给小柴胡汤。
  鲜竹沥,双黄连,小柴胡汤,这些都是中药。
  鲜竹沥,根据名字,李孟羲猜测,这玩意儿跟竹简杀青的过程差不多。
  竹简杀青,是把竹片放在火上烤,然后竹子的青液就沥出来了。
  而鲜竹沥,应该就是砍一根竹子,在火上烤,把沥出的汁液收集起来,给人服下。
  应该是这样的。
  双黄莲是中药,肯定是中药。
  以汉代的医药条件,双黄莲完全能配出来。
  然而,一个很尴尬的问题,李孟羲只知药名,不知配方。
  同样,小柴胡汤,只知药名,不知配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