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个青年披着残破的战甲,提着刚汲满的水囊回来,向他道:“大公子,您也喝点水?”
  卫临风听见声音,睁开眼看向青年:“要我说几回你才记得住?叫将军。”
  卫昭早年定下的规矩,家事与军中事不可混淆。朔西突骑是大烨的将士,而非卫家一家的家将,军中向来不认什么大公子二公子,只认军职和功勋。
  青年名叫常驷,是在卫府里头养大的战场遗孤,从小到大“公子公子”的喊惯了,参军以后总也改不过来。
  他摸了摸下巴,讪笑道:“一时嘴瓢,一时嘴瓢。将军大人有大量,饶了属下这回吧。”
  卫临风接了水囊却没喝。他的眼底布着细微的血丝,揉了下眉心问道:“人都清点完了?”
  常驷面上笑意淡去,低声禀道:“除却个别负隅顽抗的亡命之徒已就地正法,余下共计四百一十五人,都是走投无路才聚起来闹事的百姓。将军,这些人……”
  “他们不是匪寇,是家里遭了灾的难民。”卫临风提着长槊站起身,“走,去借粮。”
  “将军。”常驷跟着走了几步,实在忍不住道,“我知道您不耐烦听牢骚话,可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天下岂有这样的道理?泾水水患连年,朝廷拨的赈灾银不知进了谁的肚子,分明是贪官污吏不干人事,逼得民怨载道,流寇屡禁不止!现在倒好,叫我们来收拾这烂摊子,还要低声下气去求他们,圣上……”
  卫临风沉声打断:“说完了吗?”
  他极少有情绪外露的时候,如今语气里也带了几分压不住的火气:“无凭无据,就凭你一张嘴,我就能将刀架在那些贪官的脖子上,逼着他们把吞下去的钱粮吐出来了?”
  常驷心里憋屈得很,可看着卫临风面上掩不住的疲色,终是恨恨叹了一声,没能说下去。
  皇帝委以此任,说得好听是信任倚重他们,可一旦这事摆不平,该问的罪一条都不会少。
  剿匪这差事何其棘手,若真是寡廉鲜耻的匪寇,痛痛快快杀了也干净。可到了地方,满目尽是骨瘦如柴的百姓,不用他们拔刀就先跪倒了一片,甚至有老妪认出他们的军旗,抱着濒死的孩童就扑上来哭着求卫将军救命。
  这算哪门子的匪患?这能怎么剿?
  卫家战功显赫,本就立在风口浪尖上。不久前卫老将军越权带兵同巴图尔打了一仗,虽是逼不得已,却也犯了皇帝的大忌,还不知道要怎么论罪呢。
  暗地里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卫临风,盼着他行差踏错,好趁机奉迎着圣心,狠命再往卫家头上踩几脚。
  卫家得的封赏转手就填进了朔西边防的窟窿里,他们那点军粮自己都还不够分。难民安置完一批还有一批,好好一个抚西将军被逼得四处打秋风,偏偏那些脑满肠肥的老狐狸算准了他们不敢动粗,个个都敢居高临下拿鼻孔看人。
  想救人却没有钱粮,撒手不管吧,这“匪患”就不能平。朝廷就像是巴不得他们被逼到绝路,黑了心肝闭眼将这些百姓给屠了。
  届时既甩脱了这烫手山芋,又能让言官拿唾沫星子淹了他们。卫临风即便不褪层皮,最轻也要落个凶戾残暴的恶名,替朝廷背黑锅。
  常驷咬了下牙,恨声道:“不给钱不给粮,以剿匪的名义叫咱们来赈灾,折子上了多少封也没个音讯。将军,这摆明了就是个坑,逼着咱们往下跳呢。”
  “总有办法的。”卫临风勒紧臂缚,提步向战马走去,“启程,去河阴借粮。”
  常驷紧跟着他:“若是河阴也不肯给呢?”
  “不给也得给。”卫临风握着长槊的手紧了紧,“到时候你带人留在河阴城外,出了什么事,我来担。”
  常驷张了下嘴,着急道:“将军这是何意!”
  卫临风纵身上马:“无非是想要个能拿捏我的把柄,给他们便是了。”
  要么剿匪不力,要么残杀难民,反正总要有一个罪名扣到他头上。
  既然如此,还不如他自己来挑个喜欢的。
  威逼贪官这罪名听着就不错。
  “这也没什么。”他对常驷说,“最坏的结果不过就是罢了我的官,罢就罢,到时候接上爹和阿澜,咱们一道回家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