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颤抖地看完宦官的供词、又听大宦官叙述了皇后方才的失言,满目的不可置信:“这不可能……”
  霍凌问他:“尚书一点都不知情?”
  “臣不知……”兵部尚书怔怔地摇头,“若是知道,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她进宫。”
  皇后会被选上的原因很简单。本朝天子选后,从来都是选官宦人家的适龄女子,范围本身就不大。虞谣这个丞相之女当时不干,底下紧跟着就是六部尚书。
  尚书们也不是人人都有适龄的女儿,皇后在这样的小范围遴选内被挑中,很是正常。
  至于宫中一环环地查验,主要查的的祖辈父辈和旁支亲属有没有不妥当的政治往来,至于皇后本人——一个闺阁中的姑娘,在这个时代的社交圈通常都是极其简单的,谁也不会轻易去想她竟然与亲王有这种勾结。
  况且,兵部尚书身为她的亲生父亲,都不知她与霍沂交往密切,可见他们的来往多么隐蔽。
  事情大致搞清楚,虞谣心里直摇头:瞧瞧,对性别的刻板印象害人害己吧!要是大家不主观认定女孩子不会沾染政事,这堆隐患可能早就避免了!
  但这吐槽还没想完,几步开外的兵部尚书倏尔转身,直朝墙壁撞去。
  “尚书大人!”虞谣嘶声尖叫,两侧的宫人急忙去拽。虽然拽住了,但尚书也仍撞到了柱子,虽然被拽着缓掉了大部分力度,也还是顿时头破血流。
  “快传太医。”霍凌道,又忙连声宽慰撞得头晕目眩的尚书。
  在乾德殿险些闹出高官命案的同时,宫人们也整理好了凤仪宫搜出来的东西。其中倒不见什么直接涉及谋逆的书信往来,盛得上“微妙”的东西,却很有些。
  譬如皇后最近在缝制一双靴子,不是皇帝的尺寸。底下人到尚服局查过档后,发现跟三王的尺寸对得上。
  当日晚上,霍凌以皇后与三王私|通为由,开始彻查霍沂。
  “私|通”,这个理由当然不好听,说出来叫丑闻。但这个理由,能有效避免旁人指责皇帝疑心重、也避免太后为了保护霍沂出来和稀泥。
  “当前还债率,70%。”
  霍沂入了被幽禁,禁军围了京中的三王府,另有二十万大军压向三王封地,避免兵乱。
  霍凌将这些旨意一道道布置下去的时候,虞谣托着下巴在旁边看他,觉得他好帅哦!
  半个月后,事情便已基本尘埃落定。
  虞谣一度好奇皇后跟自己不过前后脚入宫,怎么能在宫里铺开那么大的人脉网,跟开了挂似的。
  刑部禀上的结果解除了她的困惑。
  ——那些人,并非皇后所铺,而是霍沂的人马。
  刑部说,霍沂“苦心孤诣多年”,步步为营。
  但这回,霍凌困惑了。
  “苦心孤诣多年。”他品着这六个字,满目费解,“三弟今年才十八。”
  “……”虞谣也哑了一下,边磨指甲边道,“宫里容易出人精呗。”
  霍凌未作置评,沉吟了一会儿,只说:“我一直以为我们的兄弟感情还不错。”
  这样看来,至少在霍沂那边,早已是面和心不和。
  可能是从十四五岁开始的?也可能更早。
  最终,从霍沂那里搜出来的罪证堆成了小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