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到底……还能不能回家。
  康顺不动声色的离开,回去与霍决说:“她肯定是知道的,就不肯说。想来也是知道事情大,不敢说。”
  为了这个事,连儿媳都送出来了,必是性命攸关的事了。
  所以虽休着年节,霍决还是把吏部的官员从家里薅到了衙门,翻查了顺德府知府赵胜时的履历。
  这履历一查,心中便有数。
  赵胜时和陆正同在江州为官过,正是江州堤坝案的案发时期。
  这样大的案子,最后顶罪的是一个同知,牵连的是下面一串只能拿些小钱的胥吏。真正当时江州上层官员,能脱身的都脱身了。
  这个案子办得让淳宁帝满意的地方,一是证明了江州堤坝是人祸,不是天降责罚;二是牛贵全数追回了被贪渎的银两,还有一些抄家的罚没。
  结案算是结得干净漂亮,且嘁哩喀喳地,极有效率,及时地压下了一些对淳宁帝不利的流言蜚语。
  他们也是办案办得老道的,一看便明白这案子的猫腻所在。牛贵为皇帝追回了许多银两,但进他自己腰包的,肯定倍数于此。
  这便是给皇帝办事的精髓所在——不在于是否真的公正合理,在于是否合了皇帝的心意。
  霍决早早就明白了这一点,一直践行。
  “消息都给小安了。”康顺咧嘴道,“该怎么办,小安心里有数。他人最鬼了。”
  霍决的手指在案几上叩了叩。
  “他办事,我放心。”
  小安的确是坐船南下,他坐了快船。
  只是水道的确是有些地方有冰,阻了速度。小安一看不行,干脆弃船登岸,改行陆路。
  天寒地冻的,小安不坐温暖舒服的马车,一路快马疾驰。裹着黑色斗篷的队伍行出了三百里奔袭的速度。
  小安给皇帝办事都没这么拼命过。
  沿路经过的驿站、城池,见到的人都缩起脖子,惶惶:“大过年的,监察院这是又要弄死谁?”
  真到了开封城外,又改了衣装,悄悄进城,悄悄进了监察院开封府司事处。
  小安坐在上位,因多日疾驰,大腿的皮都磨破了,裆下也疼。
  这些疼痛辛苦呢,他自然都记在了陆正和赵家的头上,嘶嘶抽气,咬牙笑道:“都休年节呢吧?去,给我把陆正陆大人悄悄请过来!”
  又道:“动静小点,别叫人知道了。”
  当监察院的人悄悄上门,陆正头皮发麻,手脚发软。
  难道赵胜时背信弃义,还是卖了他?
  不不不,这说不通。卖了他有什么好处?还不如来多跟他讹些银子!
  必是有什么旁的事情,冷静,冷静。
  一路告诉自己要冷静,穿着便装的陆正陆大人,被便衣番子们挟着悄悄从后门也进了监察院开封府司事处。
  到了堂上,却见到一个俊美青年,一身大红的飞鱼服,金线闪闪耀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