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后来我等都愿意到山河书院授课,奈何书院不肯发出邀请。我们好歹是孙家人,总不能跑到书院自荐。那多没面子。”
  “如今你在筹建书院,正好解决了我们的难题。我们都愿意到新建的书院教书,待遇方面比肩山河书院就成了,要求不高。”
  呵呵!
  就这,还敢大言不惭要求不高。
  知不知道山河书院给夫子们待遇,一年至少五百两。
  包吃包住,妻儿子女的吃喝开销,基本上也包了。
  若是能写文章,能顺利发表,还有丰厚的润笔费。
  逢年过节,书院会有额外的奖励。
  零零总总下来,山河书院的夫子,最差最差一年也能拿到六七百两的收入。
  大部分人,一年下来,能拿到上千两的收入。
  像三元公杨元庆,周世安这样顶级人物,一年的收入少则四五千两,多则数万两。
  周世安出版《官场》那年,光是润笔费就拿了两三万两,绝对是土豪。
  而且这本书,每年还在陆续给他带来收入。
  平日里给《山河书院报》供稿子,一个月少说也有几十两收入。
  至于三元公,更不得了。
  《三元公讲论语》一些列丛书,都是科举必买书籍。
  靠着这些书籍的润笔费,三元公年年蝉联山河书院收入榜榜首。
  杨氏家族,翻身过上富贵生活,能够买房置产,靠的都是三元公的润笔费。
  等于是三元公一人,养活了整个家族。
  可想而知,他的收入有多高。
  山河书院的教书先生们的收入,在这个时代,绝对的高收入。
  这也是为什么,山河书院的流动性很小很小。
  凡是进了山河书院的人,即便只是普通的工作人员,也没见谁辞职不干。
  山河书院的学子,很多人的目标就是有朝一日,能留在书院。
  即便不教书,做个普通办公人员也成。
  很多考上两榜进士的山河书院学子,也都梦想有一天,能回到书院教书育人养老。
  山河书院的吸引力就是这么强大。
  并且一年比一年强大,门槛一年比一年高。
  山河书院刚创办的头几年,广撒网,到处找人教书。
  当初,对山河书院爱答不理的人,如今统统高攀不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