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仅仅只是一次工部官员的选拔,因为山河书院的学子比较出挑,就让其他学派的官员着急了。
  御史弹劾又猛烈又辛辣。
  弄得吏部上下很被动,全体大骂御史不干人事。
  学术之争,本身就和官场息息相关。
  当某个学术占据垄断地位的时候,这个学术的学生理所当然在官场占据优势地位。
  当某个学术势弱,不好意思,官场没你的份。
  强势学术以官府力量,打压弱势学术,这帮读书人玩得贼溜。
  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后,才多少年时间朝堂上已经看不到法家,墨家的影子。
  要利用法家的思想,还得披一张儒家的皮。称为外儒内法!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御史为什么着急?
  因为他们意识到山河书院终有一天会威胁到自己的学术派别。
  权利的高地,不光是人在争,各个学派同样在竞争。
  如果没有顾玖替山河书院做背书,如果一开始山河书院不是以科举为主,按照山河书院现在百家齐放的玩法,早就在幼苗时期就被人干掉了。
  为了打破学术垄断,为了占据话语权,顾玖必须插手学术这一块。
  孙家是学术界的大佬,从孙家下手,事半功倍。
  当学术山头林立,谁也奈何不了谁的时候,官场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
  文青书局接到任务,自然不敢怠慢。
  在孙家矛盾白热化的时候,出版了孙状元的书籍《学说》。
  并且动用一切资源,推广这本书。
  书是好书,内容扎实,全本干货。
  但是内容具有颠覆性,对于三观已经建立的读书人来说,可谓是歪理邪说,大逆不道。
  对于三观还在塑造的读书人来说,这本书很新奇,为大家打开了新的视野。
  还可以这样吗?
  很多人发出了疑问。
  《学说》的热度,伴随着争议,节节攀升。
  出版不过十天,已经有人迫不及待在报纸上写文章批评。
  从南到北,读书人不甘寂寞,报纸上热闹得不行。
  有批评的,自然也有夸赞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