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看了一眼,她就立刻站起来,离开了工位,急步走进了隔音室。
  徐扣弦是靠着墙看的,满目字里,她就只能清晰的看见这一句。
  “该刑事案件已委托北京至诚律所主任律师吴贤代理。”
  脑海里飞快的闪过了几个时间片段,为了确定,她又翻开曾经发给邵恩让他吃瓜的汇总连接。
  7月4日犯罪嫌疑人王某自首。
  10月4日因证据不足无法起诉,公安机关放人。
  10月4日同学聚会那天傍晚,吴贤送她回家路上接的那通电话,“嗯,不是说扔掉了吗?不用慌,问题也不是特别的大,他不是已经自首被放出来了吗?有问题我飞回去解决。”
  吴贤是广东人。
  拨通吴贤电话的时候,徐扣弦的手是抖的,耳机线因为手抖动的剧烈,跟着一起摇晃,白色的线条在空中不停的荡着,好像无根的浮萍,飘在波澜的湖面。
  电话通的很快,吴贤的声音传过来,“喂,徐扣弦?”
  徐扣弦掐自己的指腹,定了定神讲,“师兄,你现在还在北京吗,晚上一起吃个饭?”
  那边显然愣了下,立刻回道,“好,晚上我去接你?”
  “不用,我过会把吃饭的地址发给你,晚上见。”徐扣弦一顿,又补了句,“不见不散。”
  “嗯,不见不散。”吴贤沉声答。
  ****
  回到工位上,徐扣弦打开本科同学群,每每他们之中有人接手了大案,总会有“热心人士”把链接分享在群里,这次也不例外。
  只是除了分享链接外,没人再回复。
  群里都是法学出身的,深知即使是罪大恶极的人也有资格有律师为他辩护发声。
  可大家也都知道,社会舆论参与的案子,成也此案,毁也此案。
  在结案前他们都没办法也没立场去参与讨论。
  不过业内的鄙视链是个循环,诉讼跟非诉互相瞧不起,然后共同瞧不起行政。
  诉讼里则是刑事瞧不起商事,商事瞧不起民事,民事瞧不起家事,可唯一的共同之处就是大家都瞧不起接了板上钉钉的性侵案的。
  吴贤这次接的案子,可以说是鄙视链最底端的案子了,没法评价,评价就是出来吵架的,默不作声、视而不见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都是群人精,徐扣弦唾弃了句,也包括她自己,如若不是那天吴贤送她是那句话,她也是沉默人群中的一员罢了。
  剥了颗薄荷糖塞进嘴里,冲劲直逼上脑,浆糊一样绞成一团的脑子终于清醒了一点儿。
  徐扣弦给邵恩发了条消息,先是发了个对不起的表情,小猫咪委屈巴巴的瞪着眼睛。
  徐扣弦:[不好意思,我这边忽然有点急事,必须要处理,晚上不能去接机了。]
  过了几分钟邵恩才回过来:[飞机上wifi有点差。]
  邵恩:[嗯,没关系,你去忙。把地址发给我,你忙完我去接你。]
  徐扣弦也并不推诿,她等了邵恩很久,答应过的事情也不想食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